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好的擇友環境

英國心理學家的研究給了我們三個啟示:(1)班級規模的大小和玩耍空間的大小對兒童的社會行為沒有關鍵影響, 關鍵在於教師的悉心組織;(2)“自由支配”的環境有助於培養兒童照顧自己的能力;(3)玩樂設施齊備能使兒童避免因資源貧乏而導致的社交矛盾。

在考慮兒童的擇友環境時, 我們還應該注意兒童的其他一些生活環境, 包括他們的家庭環境和社區環境。 除了社區的自然環境外, 居民的經濟狀況和文化差異也對兒童的社交產生影響。 例如, 當富人居住區的兒童想去游泳時, 父母就會開車把他們送到專為富人設置的游泳俱樂部;而當貧民居住區的兒童想去游泳時,

Advertisiment
他們就會成群結隊跳到附近的河裡, 盡情地玩耍。 至於文化差異, 富人居住區兒童的社交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其父母的風格, 嚴肅有餘, 自由不足, 而且許多兒童學會了用“上流社會”的眼光去看待友誼, 過分強調選擇。 而在貧民居住區裡, 兒童的擇友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其父母的風格, 具有包容、自發、忍耐等特徵。

此外, 心理學家還發現, 如果兒童能在社區裡經常與同齡夥伴玩耍, 而不再局限於家庭環境, 那麼他們就可以克服以父母一孩子的對話為主要背景的社交欠缺。 社區裡的同齡兒童交往與家庭內的父母一孩子交往不同, 雖然兩者都包含對話成分,

Advertisiment
但是前者的監督和制約性質屬於一種平行結構, 而後者的監督和制約性質則屬於上下結構, 況且前者的活動創新程度大予後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