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在來信中說道:每個孩子都喜愛畫畫, 我6歲的兒子在這方面更是勝人一籌, 對畫畫特別癡愛。 這多少令我感到欣慰。 然而, 我慢慢地發現, 可以連續畫好一陣畫的兒子, 只要一聽到要給畫塗上顏色, 便一下子沒了興致。 或扔了筆就跑, 或匆匆應忖了事。 雖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我總覺得很有些不妥。 我試過跟他一起著色, 結果卻養成了他的依賴, 乾脆把筆全扔給我, 讓我幫他塗完所有的畫。 我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讓兒子養成好習慣, 能夠完完整整地畫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
針對這個問題專家解釋,
Advertisiment
從生理上看, 如果是男孩子不愛塗色, 媽媽首先應該想想他的祖輩是否有色盲或色弱的, 並帶孩子去看看眼科醫生, 確定孩子是否有色盲或色弱症。 色盲或色弱症是隔代遺傳的, 由母親從外祖父那兒遺傳給兒子, 而母親並不表現為色盲或色弱。 有的家長可能不以為然, 認為我的孩子認識紅色綠色呀?可經驗告訴我, 有的患色盲或色弱症的孩子, 可以憑啟蒙時大人告訴他的經驗分辨出常用的基本色, 所以大人往往不容易發現。 這些孩子辨色時明顯地慢, 很難自主地分辨較複雜的色彩變化。 如果發現這些現象,
Advertisiment
另外小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的發育總是後於大肌肉群的。 四五歲的孩子手部小肌肉群還沒發育完全, 而且每個孩子發育的早晚也不大一樣。 塗顏色是兒童手部小肌肉群綜合運動的累活兒。 這麼大的孩子要把一張八開的紙塗滿顏色還要塗勻,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對孩子塗顏色的要求應該適度, 不要超過孩子當時能夠承受的範圍。 特別是有的孩子手掌長得又厚又硬, 塗顏色就特別容易累, 您應該諒解他。
不知您的兒子見過毛線團沒有, 可以和這樣的孩子一起用彩色筆劃毛線團。 把它當做遊戲, 在不停的畫圓運動中, 孩子的手腕、手指會靈活起來。 您還可以編一套母子操或遊戲,
Advertisiment
專家介紹, 從心理上講, 孩子認識物體往往先注意它的形狀, 而不大注重其顏色屬性。 特別是男孩子, 對色彩的感覺和愛好經常不如女孩子, 這也是在兒童繪畫中普遍存在的性別差異。 他們往往覺得把形狀畫出來就是把他們想要表達的表達完了。 這需要我們不斷提高他們對顏色屬性的認識和興趣。 不提高孩子對顏色屬性的認識和興趣, 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塗顏色, 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有這樣一個實例:星期天早上, 有一個媽媽叫她的孩子去美術班上課, 孩子說怕考試不願意去, 媽媽奇怪美術班裡還考什麼試, ?亥子說:“就是塗顏色啊!”
Advertisiment
其實, 線條和顏色都是兒童繪畫造型的基本語彙。 這裡的兩幅兒童的畫, 雖然沒塗顏色或沒塗滿顏色, 一點也不比那些塗滿顏色的畫差吧?如果您的孩子偏愛以線來畫畫, 就讓他好好發揮自己的特長吧。 我們不妨這樣來設想一下:把這兩幅畫塗滿顏色, 它們會更好看嗎?為什麼不揚長避短呢!實踐證明, 如果一味地逼他們塗顏色, 很可能會使他們以後不愛畫畫了。 這種抑長補短的做法, 不但短的長不了, 長的也會變短, 結果可能造成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