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引導孩子學會說話的方式

1、多跟寶寶說說話

有的家長很少同孩子講話, 總是以為寶寶太小, 同他講話也聽不懂, 所以總讓孩子唱獨角戲。 這些家長可能不知道, 嬰兒的腦細胞是由生長環境中所得、所見、所聞的刺激來刻畫重複印象, 腦細胞也是因這些刺激而獲得成長的, 這些刺激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有幾個過程, 一個是孩子的發音階段, 二是理解語言階段, 三是語言表達階段。 寶寶出生以後就可以訓練引導寶寶發音, 家長要不斷地和孩子交流, 把語言資訊留在孩子的腦子裡。

因此,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

Advertisiment
家長也應該給予豐富的語言環境, 給予足夠的語言刺激。 比如, 給孩子換尿布時、洗澡時、餵奶時, 陪孩子玩耍時、孩子睡覺時、睡醒時, 都要與孩子講講話。 勿需太多語言, 重在積累,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幾句話, 就會成為孩子語言發展的奠基石, 也為加深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奠定了基礎。

2、鼓勵寶寶多開口

孩子還不會講話, 表達某種需要時只能用動作或眼神。 家長如果看到孩子伸手去抓杯子, 就趕緊給喂水;孩子啊啊、呀呀地用手指著水果, 家長馬上滿足需要……這種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生活時間長了, 孩子就會覺得:我不說話, 什麼都能被滿足, 幹嘛要說話呢。 是呀, 家長的這種行為, 使孩子喪失了與人講話的欲望和開口說話的動力,

Advertisiment
最終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代替口頭語言與人交往。

現在, 像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 尤其是老人帶的孩子。 造成孩子開口講話晚還有一個原因是, 父母不知道怎樣給孩子適合他們能力的語言刺激。 比如教孩子說話時, 不是通過具體的、形象的、色彩鮮豔的、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實物, 而是孩子一歲多了, 還拿一些圖片、書面文字展示給孩子看。 孩子學語言階段, 需要直接、生動、形象的刺激。 書本中的詞彙是抽象的, 孩子的接受效果會差些, 因此學會說話的速度就很慢。 當孩子要某件東西時, 應當把他所要東西的名稱告訴他, 還要告訴他東西的特點, 比如:蘋果, 紅色的……這樣幾次以後最起碼他會說“果”。 所以一定要給孩子語言環境、聽的刺激和給他說話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的語言會發育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 教孩子講話還有一個目標定位, 否則欲速則不達。 這個定位就是:教孩子講話, 要略微超過孩子的實際語言表達能力, 這個能力要在大人的幫助下能夠完成。 比如孩子會說一個字, 家長最好教兩個字, 孩子會說兩個字, 家長教三個字, 這樣才能使孩子的語言能力大幅度提高。 如果孩子只能說一個字, 家長教短語或句子, 那就等於什麼也沒有教。

3、不要讓寶寶莫衷一是

現在有些家庭裡存在多種語種或方言, 語種或方言的混亂也是造成孩子不開口講話的一個原因。 在家庭環境裡, 夫妻雙方一會兒講方言、一會兒講普通話, 再加上頻頻地更換保姆,

Advertisiment
保姆的方言又會刺激孩子的腦細胞。 這個刺激過程不符合孩子的語言能力, 最終導致孩子對語言莫衷一是, 不知道應該選擇何種語言。

4、不要逼寶寶講話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差, 家長為了急於讓孩子學會說話, 有時就用“逼”的方法。 比如, 孩子想要某個東西, 而家長拿著這個東西要脅孩子, 孩子不說話就不給, 這樣就造成孩子對開口講話有一種厭惡心理。 尤其是孩子開口講話比同齡寶寶晚時, 家長往往使出“逼話”這個殺手鐧, 威逼利誘, 讓孩子講話。 孩子要先理解語言, 才能表達語言, 這是一個過程。 如果逼得太凶, 孩子就會覺得講話有很大的壓力。 對這種壓力, 孩子只能用沉默不語來抗拒了。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家長如何讓引導孩子學畫畫

    你好,想要引導孩子好好畫畫,建議家長平時不妨嘗試讓孩子多學一些適合幼兒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如有條件可讓孩子參加美術班的學習或請專家指導。為孩子創造條件,參加各種形式的美術比賽,讓孩子的美術才能充分得到...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讓孩子養成按計劃學習的習慣;要求孩子每次學習之後,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形成專時專用的好習慣;讓孩子學會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樣引導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呢?

    1.媽媽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意識。 2.要經常給孩子成功的體驗。 3.別對孩子的學習逼得太緊。 4.不要吝嗇讚美的語言。 5.學習要引導而非強迫。(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某種特長) 6.要... [詳細答案]

  • 1回答

    我家孩子5歲大了,最近學會發脾氣摔東西,應該怎樣正確教育引導孩子?

    我們要分析孩子的行為是在尋求關注、尋求權利、報復,還是自暴自棄,然後再有針對性的處理孩子的問題。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分析原因,從自身找問題,在這個實例中,關注到孩子的感受時最重要的,要時刻體察自己的情緒... [詳細答案]

  • 4回答

    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若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所以要將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