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好的行為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但表揚也是一門藝術。 怎樣才能使表揚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觀點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1.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尤其是對年齡小的孩子, 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認為沒有幾件事是值得表揚的。 其實,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簡單”的事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良好的習慣和驚天動地的成績也是由這些“簡單”的行為累積成的。 因此只要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增強自信心, 父母就要慷慨地給予表揚, 年齡愈小表揚愈多, 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表揚的標準。
Advertisiment
2.對應表揚的行為要及時表揚
否則, 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 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 更提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 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 事情的因果關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年齡越小, 越是如此。
3.表揚要具體
表揚得越具體, 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 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例如, 孩子看完書後, 自己把書放回原處, 擺放整齊。 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 ”表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麼。 你不妨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麼整齊, 我真高興!”一些泛泛地表揚, 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雖然暫時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裡, 為什麼受表揚,
Advertisiment
4.表揚不僅要看結果, 還要看過程
孩子常好心辦“壞事”。 例如, 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幹”, 吃完飯後自己去涮碗, 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 孩子也許就不敢嘗試自己做事了。 如果家長冷靜下來說:“你想自己做事很好, 但廚房路滑, 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鬆了, 不僅喜歡自己的事自己做, 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幹其它家務。 因此, 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揚, 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 並告訴他如何改進, 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下面我們來看看表揚孩子的三大原則和三大竅門:
三大原則
1.誇具體不誇全部
“寶寶真棒”, 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
Advertisiment
家長隨口的誇獎, 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 直到有一天, 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 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 比如你真棒, 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 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 你真棒”, 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 媽媽很開心”。 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 如何努力。
2.誇努力不誇聰明
Advertisiment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 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 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 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 另一方面, 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回避, 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稚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 然後, 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 你們很聰明。 ”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 你們很努力。 ”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 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 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3.誇事實不誇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
Advertisiment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 開始還會沾沾自喜, 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 甚至不想做得完美, 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 孩子也會有壓力, 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 他們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 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 以示“真誠”。
1.留心孩子的努力
為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 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瞭解。 有的時候可以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 當你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 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後,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仔細分析一下,家長們對待表揚的態度的確是隨便了一些,甚至有點心不在焉、張嘴就來。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所以當瞭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麼。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口羅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羅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誇獎當“預防針”
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我把中藥端給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麼苦的藥他都不怕。
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後,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2.誇孩子別嫌“羅唆”
仔細分析一下,家長們對待表揚的態度的確是隨便了一些,甚至有點心不在焉、張嘴就來。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所以當瞭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麼。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口羅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羅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誇獎當“預防針”
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我把中藥端給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麼苦的藥他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