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必讀:小孩入園前後溝通指南

和幼稚園有關的新聞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虐☆禁☆童事件的認知。 喂芥末、打罵等讓無數父母聽之流淚的惡劣行徑在這起新案件的面前瞬間顯得“弱爆了”, 針紮、喂藥, 以及一些尚且得到證實的細節。

整個事件的細節有待官方調查結果落實, 在此不做贅述。 但事件中有位家長陳述了他和孩子之間的對話, 讓人聽後不禁毛骨悚然——

“為什麼不想上學, 但又不敢和家裡人說?”

“因為老師說他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 一直能伸看到家裡的情況, 我們說什麼做什麼, 他都會知道。 ”

一切的一切, 都說明了一件事——善良,

Advertisiment
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上一秒我們還在感謝孩子來到我們身邊, 希望通過努力離完美父母的目標更近一點。 下一秒就有如惡魔般的人, 無視孩子童真可愛的面龐, 以超出你想像的惡劣手段對待他們。

期待真相早日來臨, 希望法律一定一定要嚴懲這些世上最惡的惡人。

作為家長, 在難過、憤怒之後, 還是不得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對孩子的保護能力?個人認為, 現階段我們能做的只有提升和孩子的溝通效率, 做好預防工作, 並且能儘早發現問題。

入園前溝通:培養孩子的危機辨別和拒絕的能力

童話爸爸參照了《英國兒童十大宣言》的內容, 融入一些細節, 總結為以下幾點, 希望對父母們有幫助——

1. 爸爸媽媽是永遠能夠保護你的人,

Advertisiment
比任何人都強大。

2.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如果要看要摸必須要有爸爸媽媽在場, 如果我們不在, 請大聲拒絕!

3. 不管有什麼秘密、或者發生任何讓你難受的事情, 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當你對著爸爸媽媽的耳朵小聲說時, 其他人都沒有辦法聽得到。

4. 在校期間, 如果吃了什麼你不認識的東西記得回來告訴我們, 尤其是那些讓你吃了後感覺難受或者看上去像小藥丸的東西。

5. 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和陌生人共處一室。

6. 如果有任何讓你感覺疼的事情, 記在心裡, 回家告訴爸爸媽媽。

入園後:多瞭解孩子一天的經歷 越細節越好

從幼稚園接孩子回家, 別忘了和孩子聊聊天, 瞭解孩子在幼稚園一天的活動。

Advertisiment

開放問題:

1、寶寶今天過得怎麼樣?

2、今天老師教了你們什麼?玩了什麼遊戲?

3、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難忘(難過)的事情?

4、今天和哪些小朋友玩了?玩了些什麼?玩得開心嗎?

5、今天你老師生氣了嗎?

6、今天在幼稚園都吃了什麼?有沒有寶寶特別喜歡/討厭吃的食物?

7、有沒有見到什麼你不認識的東西?有沒有發生什麼你不能理解的事情?

針對性問題:

1、今天有沒有哪個小朋友不乖惹老師生氣了?老師是怎麼懲罰不乖的小朋友的?

2、今天在幼稚園睡覺睡了多久?有沒有小朋友睡不著?

3、今天寶寶在幼稚園哭了嗎?為什麼哭?

4、今天的中餐好吃嗎?有沒有不喜歡吃的?

5、今天在幼稚園有沒有見到什麼不認識的人?

6、最近幼稚園有沒有組織打預防針呀?有沒有吃什麼以前沒吃過的東西?

Advertisiment

7、今天在幼稚園上廁所了嗎?自己上的嗎?

8、寶寶, 媽媽發現你今天受傷了, 怎麼弄的呀?

希望以上問題能夠有助於提升家長和孩子們之間溝通的效率, 儘管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但溝通得越多, 我們瞭解得越多, 總會離真相更近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