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必須分清父母和朋友的角色,一味想和寶寶做朋友反會害了他!

朋友的定義, 是一個與我們有感情的人, 我們喜歡和他相處;當在一起時, 雙方互相喜歡, 感覺會很好;當有需要時, 他們會給予我們支持, 傾聽我們的問題, 並接受我們不那麼好的那一面;當我們詢問時, 朋友也會給予建議。

父母要做的是養育、教導、指導、設定規範、品德指引, 並提供食物、住所與愛給孩子。 朋友和父母的身分, 可能有一些個別項目重疊, 但他們絕對無法互相比較。 例如:朋友可以傾聽你的問題, 但我們會期待父母除了傾聽問題外, 還要提供孩子建議和指引。 當觸犯規則時, 訓斥我們不是朋友的工作,

Advertisiment
父母才是那個必須給予懲罰的人。

朋友和父母的界線很容易分辨, 因此兩者「職責」也應該分開。 許多父母可能存在一個觀念, 認為當孩子的朋友可以確保孩子喜歡自己。 這個觀念造成許多父母模糊了兩者的界線, 認為試著成為一個酷爸爸, 可以與孩子一起吸食大麻, 並且大聊自己的「混蛋老闆」;或者媽媽與十五歲女兒可以一起同情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高中老師, 然而這件事並不是媽媽的責任, 應該是女兒朋友的工作。 父母錯誤地認知這種作孩子朋友的行為, 可以獲得優秀父母獎, 還可以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不幸地, 父母模糊了親子和朋友的界線, 只是企圖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卻全面傷害了孩子的未來。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不表示你不該與孩子一同玩樂, 你絕對可以跪下來假裝自己是一匹馬, 讓孩子騎在你背上;與孩子玩球、搭雲霄飛車、看電影和玩遊戲。 花時間和家人相處賦予了生命意義, 所有人都該帶著熱情去做這件事。 可是, 我們與朋友相處與花時間和孩子同樂, 方式絕對大相逕庭。 一位父母不應該給孩子他們是同儕或雙方「平等」的印象。 父母必須確立自己是家中老闆的角色, 因為孩子需依靠規則和界線才能順利成長。

傾聽年幼孩子述說他的經驗及一天生活細節, 是父母的工作。 傾聽孩子的聲音和讓孩子表達想法是成長的關鍵──這麼做可以讓孩子感受你的關心, 而你的關心對他們發展自尊和安全感極為重要。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隨時願意接近你, 代表孩子總是感覺你們雙方溝通管道暢通, 而且和你說話很安全, 但不代表可以讓他打斷你和他人的對話或使用不適當的語言, 也不代表他可以口無遮攔地跟你說話, 而不會被糾正或得到懲罰。

以哈利為例, 他是一個粗暴的八歲男孩, 他從學校回家, 告訴爸爸:「我今天揍了保羅鼻子一拳。 我們在校車上, 他撞到我, 我就揍了他。 反正他是個怪人, 我也不喜歡他。 而且校車司機沒有看到, 所以我沒有受到處罰。 」他爸爸回應:「你是用左鉤拳還是上鉤拳?哈哈!我開玩笑的。 」對話就此結束, 關於這件事, 他爸爸沒再多說一句話。 可能他為兒子會出拳打人感到驕傲;可能他很高興兒子不是被打的那個人;或者他覺得自己兒子表現得像個男人,

Advertisiment
自己也與有榮焉。

無論原因為何, 在這個情境中, 他爸爸表現得像是哈利的朋友。 不但沒有詢問哈利為什麼討厭保羅, 也沒教導哈利如何表現出適當的行為。 他只有開個玩笑, 白白浪費了一個絕佳的教導機會。 他需要以一種平靜的方式去探討這個事件, 而不是用簡單的玩笑帶過。

在孩子年幼時, 他們一定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孩子, 而父母應該要在旁邊引導。 有時候我們會沒有理由地不喜歡某人, 但大多時候那個人一定有某些行為, 提醒了我們不喜歡自己的地方。 哈利的爸爸可以要求哈利嘗試並思考自己為什麼不喜歡保羅, 當哈利試著給予一個理由時, 他的大腦也會同時成長。

Advertisiment
他可能會聳著肩膀說:「我不知道。 」或者說:「爸爸, 他是個卑鄙的孩子, 他會欺負校車上比他年幼的孩童。 」

無論哈利打人的理由是什麼, 那是他的理由。 他爸爸接下來可以根據這個理由協助哈利想出解決方法, 下一次若發生類似的情況, 哈利就可以處理得更好。 爸爸可以告訴哈利:「在你接下來的人生裡, 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 你不能因為他們撞到你, 就揍每個人一拳。 」下一步是哈利要學習如何用更好的方式處理。 他爸爸可以帶領他經歷解決問題的步驟:定義問題, 給予可能的解決辦法(不包括揍別人的鼻子一拳), 然後執行可能的方法。 但因為哈利的爸爸想要成為「酷父母」, 所以喪失了讓哈利從中學習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