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吵了起來, 甚至打起架來。 碰到這種情況, 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會著急地上前去阻止自己的寶貝。
家長學會“袖手旁觀”
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吵了起來, 甚至打起架來。 碰到這種情況, 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會著急地上前去阻止自己的寶貝。 但是, 焦老師的做法不是這樣。 她會在一個孩子搶到玩具後問他, “寶寶, 你覺得你搶別人的東西你開心嗎?”這個時候, 孩子們通常會發現, 好像自己也沒有什麼開心。 即使是表達能力還比較弱的小班孩子, 也會用眼神來看看老師, 然後低下頭來。
Advertisiment
焦老師說, 這樣一個體驗和感受的過程, 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在一次次經驗的累積中, 孩子們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 就會慢一拍, 想一想, 究竟怎樣的動作才是合適的。 她的觀點也得到了黃園長的贊同。 “家長和老師不要直接地制止孩子的舉動, 要善於去等待, 讓他們自己找到方法。 ”黃園長說。
不要錯過每個細節
很多家長會用“孩子還小”作為替他做這做那的理由。 焦老師提醒家長, 不要放過每個可能讓孩子發展自主能力的生活細節。 例如, 幼稚園吃點心的時候孩子們會喝帶軟管的飲料。 一些小班小朋友把管子從飲料盒上拿下來後就發呆了, 不知道怎麼把塑膠包裝紙去除。
Advertisiment
黃園長曾花了20分鐘時間, 觀察一群男孩如何利用班級百寶箱裡的材料, 連出一段長長的“水管”。 起初, 孩子們自然而然向老師求助, 但是, 在老師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後, 男孩們齊心協力, 用報紙、膠帶等小玩意, 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她看來,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們首先擁有了自信, 他相信, 通過自己的努力, 不借助別人, 也能取得成功;其次, 孩子們會漸漸養成一種自主的習慣。 3歲左右的孩子是一個培養獨立性最佳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