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有目的、有系統的觀察力是在學習活動中, 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 那麼, 教師應該怎樣來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呢?概括地說應注意下列幾點:
1.要兒童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 激發兒童的觀察興趣。 觀察的效果如何, 決定於目的任務是否明確。 觀察的目的明確, 對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較完整、清晰, 相反, 目的任務不明確, 兒童就會東看看, 西望望, 抓不住要領, 得不到收穫。 有人曾作過試驗, 帶二年級學生去參觀盆景, 預先沒有向兒童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 讓他們走馬觀花看去。 看完後讓他們說出幾種花的顏色,
Advertisiment
教師給兒童指明觀察的目的任務並使目的具體化固然重要, 但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兒童能獨立地給自己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 如果學生時時處處依賴教師的指示, 觀察力是培養不起來的。 要使兒童能獨立地自己提出觀察任務,
Advertisiment
2.要教給兒童觀察的方法。 在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時, 首先要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 並使他們對觀察產生興趣,
Advertisiment
首先, 要教育兒童在觀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識準備。 例如, 帶領學生到農業展覽館參觀小麥部分, 在觀察之前學生應預先對小麥的有關知識, 如它的形態, 它的生長規律有所瞭解。 觀察前的知識準備愈充分, 觀察的效果就愈好。 相反, 觀察前毫無知識準備, 兒童東看看, 西望望, 觀察效果一定不好。
其次, 要指導兒童按計劃地進行觀察。 小學兒童在觀察時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面, 而忘掉了觀察的目的任務。 根據這個特點, 教師應幫助兒童事先制定好觀察計畫,
Advertisiment
第三, 要引導兒童在觀察時開動腦筋。 小學兒童往往只注意觀察那些色彩鮮明、刺激性強的部分, 忽視細微的然而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根據這個特點, 我們教師要特別引導兒童在觀察時開動腦筋。 怎樣引導呢?我們可以讓兒童按事物的特點或事物發展的過程進行觀察。 事物的特點或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階段的特點, 有些是明顯的, 有些是隱蔽的, 要兒童抓住各種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就會激發兒童開動腦筋,
Advertisiment
最後, 要指導學生做好觀察總結。觀察告一個階段後,要進行總結。總結時,學生可以檢查觀察目的是否達到,觀察任務是否完成。總結的形式有書面或口頭的。書面總結除文字記載外,也可以附上圖表、圖樣。通過總結不僅可以提高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3.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兒童進行觀察訓練。兒童的觀察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準,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向不同年級的兒童提出難易不等的觀察訓練。讓低年級兒童觀察反映日常生活的圖片,進行看圖說話或寫話。中年級兒童可觀察比較熟悉、特點比較明顯的人和事物,寫簡單的觀察日記,如“我們的教室”,“淘氣的小花貓”等。高年級兒童則可觀察特點不外露、需要仔細鑽研的人和事物,與比較複雜的觀察日記,如“熱愛學生的李老師”,“校園新貌”等。每個學期,教師都應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安排一定數量的訓練題目,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訓練。對每次觀察作業,教師都應組織學生進行評議,使他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要指導學生做好觀察總結。觀察告一個階段後,要進行總結。總結時,學生可以檢查觀察目的是否達到,觀察任務是否完成。總結的形式有書面或口頭的。書面總結除文字記載外,也可以附上圖表、圖樣。通過總結不僅可以提高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言語表達能力。3.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兒童進行觀察訓練。兒童的觀察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準,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向不同年級的兒童提出難易不等的觀察訓練。讓低年級兒童觀察反映日常生活的圖片,進行看圖說話或寫話。中年級兒童可觀察比較熟悉、特點比較明顯的人和事物,寫簡單的觀察日記,如“我們的教室”,“淘氣的小花貓”等。高年級兒童則可觀察特點不外露、需要仔細鑽研的人和事物,與比較複雜的觀察日記,如“熱愛學生的李老師”,“校園新貌”等。每個學期,教師都應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安排一定數量的訓練題目,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訓練。對每次觀察作業,教師都應組織學生進行評議,使他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