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帶孩子看中醫

對於家長來說, 當您的孩子得病後, 當您從家中抱著孩子來醫院前, 應做好哪些需注意的事情, 才能配合好中醫大夫的檢查工作呢?

歷代中醫兒科醫家都把望診列為首位, 認為“小兒病于內, 必形於外”。 因此可以通過望神色、形態、苗竅、指紋、二便來診察內臟的疾病。

就診前家長應安撫病兒, 緩解病兒的緊張心理, 孩子哭鬧時不要嚇唬說“打針”等等, 力求使孩子在平靜狀態下就診, 這時孩子的神態表情是最準確的。 不要給孩子在面部施用化妝品, 不給孩子吃過熱、過冷、和有顏色的食物、飲料。 過熱過冷飲食會使舌頭受刺激而產生舌質色澤深淺的變化;吃有顏色的飲食,

Advertisiment
會造成染舌, 如吃橘子、橘汁會使舌苔顏色變黃, 吃巧克力會使舌苔變為黑褐色, 吃楊梅、酸梅湯會使舌質染紅, 都影響了醫生的正常的診斷。

小兒許多疾病均有發疹。 家長在病兒就診前, 需看看周身有無出疹現象, 若有疹觀察是在什麼部位, 來醫院前最好給孩子穿鬆軟、易解、好脫的衣褲, 便於醫生親自檢查。 家長配合的好, 經常通過疹子的表現, 會及時發現一些急、重疾患, 如“流腦”、“麻疹”、“猩紅熱”等。

中醫對三歲以下小兒進行檢查時, 都要看看指紋顏色變化, 作為輔助診斷的依據。 家長帶孩子來看中醫時, 要把孩子的小手洗乾淨, 候診時也不要讓孩子亂摸、或拿著食物、糖、豆、蛋糕等把手弄髒,

Advertisiment
這樣醫生在看指紋時就很容易看清楚。

孩子大小便的變化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意義, 尤其是腹瀉的病孩, 來看病時, 家長要帶一份新鮮的大便, 給醫生看看, 便於做化驗檢查。 若發現尿有不正常時, 就需帶一瓶清早第一次尿, 來醫院化驗檢查。

中醫兒科問診有獨特之處, 要求家長對病兒情況全面瞭解, 並講述清楚, 準備回答醫生的各種提問, 家長要向醫生反映哪些情況呢?

1.病孩的準確年齡, 對疾病診斷及合理用藥有意義。

2.病孩的畏寒、發燒情況, 包括體溫高低, 發燒時間長短, 通過家長與孩子接觸時的感覺反映出手足心熱、頭額熱、哺乳時口熱等症狀。

3.病孩出汗的情況:白天出汗還是夜間出汗,

Advertisiment
出汗後退燒還是不退。

4.有無頭痛、頭暈、肢體痛等。

5.大小便情況:主要是病孩的便次數、形態(幹、稀)顏色、量之多少。

6.飲食情況:食欲狀況、飲水情況、有無特殊嗜異現象等。

7.睡眠情況:安靜、多夢、驚叫、哭鬧、契齒等。

8.病兒的生產史(是否足月、順產、難產及出生情況)。 病兒的餵養史(包括餵養方式和輔食添加情況)。 生長發育史(包括體格、智力發育及學習情況等)也要儘量闡述清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