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怎樣用“無權威法”來贏得權威

“憑什麼呀?”――用“無權威法”來贏得權威

7歲的小波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輛自行車作為禮物, 他非常高興, 總是在外面騎。 沒過幾天, 小波的爸爸聽到有些鄰居在抱怨:小波騎車把他們後院的草坪壓壞了, 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到處都是一道道車輪印。

小波的爸爸覺得很丟面子, 怨怒地對小波命令道:“你怎麼老給我闖禍, 從今以後不許騎車到鄰居家去!”

小波對爸爸翻了個白眼, 說:“憑什麼呀?”

爸爸覺得小波在挑戰家長的權威, 一下被激怒了, 吼道:“你做錯了事還敢頂嘴, 早知道就不給你買自行車了!”

小波生氣地踢了一腳自行車,

Advertisiment
回到自己房間, 使勁地撞上了門。

父母常常在教子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使用家長權威, 卻又常常遭遇孩子挑戰權威的苦惱。 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孩子“聽話”一點?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權威是怎麼建立的, 權威對孩子究竟有什麼影響。

一方面, 權威的存在是因為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 孩子一出生, 他的基本需要完全要依靠父母來滿足, 所以父母對孩子來說有絕對的權威。 當孩子逐漸長大, 他們的依賴性會慢慢減弱, 家長的權威性也就慢慢減少了。 不過, 總的來說, 在孩子完全自立之前, 父母多多少少還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另一方面, 在孩子小的時候, 他們總會覺得父母是那麼高大、強壯,

Advertisiment
而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孩子對父母的崇拜是家長權威的第二來源。 但實際上, 父母是人不是神, 只不過在孩子面前有意隱藏了自己的不足而已。 當孩子逐漸長大, 有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判斷後, 家長的權威自然也就慢慢消退了。

可見, 權威是有局限性的, 甚至可以說是孩子所賦予的, 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 只能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 那麼, 強迫孩子服從權威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1. 反抗, 挑戰

“要打你就打吧!”這是孩子反抗權威的典型話語。 還有些孩子故意氣家長, 讓幹的事情不幹, 不讓幹的事情偏偏去幹。

2.生氣, 敵意

孩子對施加權威壓力的人總是有著敵意, 因為他覺得不公平。 “只不過你比我大/強壯,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必須聽你的。 ”

3. 反擊, 報復

被父母權威支配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 這種挫折感有時會導致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從新聞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弑親的極端例子。 這種悲劇就是權威強迫出來的。

4.撒謊, 隱瞞自己的感受

被家長“教訓”了幾次之後, 孩子其實很清楚家長允許他們做什麼, 不允許他們做什麼。 在家長強大的意志壓力下, 有些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撒謊, 因為撒謊會讓他們逃避懲罰, 有時甚至會帶來獎勵。 “我媽不讓我穿超短裙, 我就在超短裙外面罩上長裙。 出門了脫掉長裙, 回家之前再套回去。 ”

5.支配, 欺負他人

如果你發現孩子企圖支配或者欺負其他比他小的孩子, 不要責備他,

Advertisiment
因為家長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權威來支配孩子的。

6.順從, 服從

有些孩子會把小時候不得不順從父母的習慣延續到成年, 依然在內心忽視自己的需要, 害怕衝突, 懦弱、消極等。

7.退縮, 逃避

如果父母的意志太強大, 有些孩子會選擇逃避現實。 比如:沉溺於網路或電子遊戲中;離家出走;加入幫派;經常生病甚至吸毒。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兒, 一定急了:那我們還要不要權威啊?家長沒有權威怎麼管教孩子呢?在這裡, 我想提出一個看似矛盾的說法:要想樹立自己的權威, 就要放棄權威, 或者說放棄權威的架子。

其實我們在第二章簡穿外套的例子裡已經看到了父親放棄權威的架子順利解決衝突的示範。 下面我就來進行步驟分解,

Advertisiment
看看父母如何利用“無權威法”來實現解決問題並贏得孩子尊重的雙贏。

首先, 在行動之前, 家長要做好觀念建設: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有著獨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 在面對和孩子的衝突時, 尊重他們的需要和看法。 父母要不斷提醒自己:“我會盡可能地接納和傾聽孩子的需要, 儘量避免武斷、評價、說教。 ”然後, 開始解決問題。

第一步, 允許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和需要。 父母不要急於完成這一步, 而要耐心地運用積極傾聽法, 真正搞清楚孩子的想法(請複習第三章的內容)。 只有孩子被傾聽、被理解的時候, 他才會考慮你的感受。

第二步, 父母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注意, 這一步要簡短、清晰。 不要喋喋不休地講述你的擔心、憤怒和鬱悶, 孩子會聽不下去的(請複習第二章的內容)。

最後,大家一起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雙方提出各自認可的解決辦法,並把這些辦法列成一個單子。共同對每個辦法進行討論、評價,將一方不能接受的選項除掉,最後選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評價一個想法“愚蠢”,最好說:“這個辦法對我不公平”,或者“這個辦法不能滿足我的需要。”

這個通過“無權威法”得出的解決方法,不需要家長去強迫孩子接受,不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因為這是由雙方討論得出的“共識”。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而且,這是個可以不斷改進的計畫。過一段時間,父母可以去問一下孩子:“你對咱們商量好的辦法還滿意嗎?”有時候孩子可能會覺得有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要緊,我們可以進行新一輪的討論。重要的是,隔一段時間去詢問孩子是否對解決方法滿意,會讓孩子覺得我們是在真正關心他們的需要。

回到本章的開頭,如果父親放下權威的架子,按照“無權威法”三步走,問題就變得積極了。

7歲的小波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輛自行車作為禮物,他非常高興,總是在外面騎。沒過幾天,小波的爸爸聽到有些鄰居在抱怨:小波騎車把他們後院的草坪壓壞了,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到處都是一道道車輪印。

爸爸找來小波,問道:“你的車子騎得怎麼樣了?”

小波興奮地說:“太酷了,爸爸。您不知道我騎得有多快!”

爸爸:“你喜歡把車子騎得飛快。”(積極傾聽)

小波:“是的,爸爸,在開闊的草坪上騎車真是太爽了!”

爸爸:“哦,要在開闊的地方騎才爽。”(繼續積極傾聽)

小波:“沒錯!媽媽在咱家院子裡種了花,我怕把花壓壞了,就到鄰居家去騎了。”

爸爸明白了小波的感受和需要,於是簡明地說出自己的問題:“你騎車把鄰居家的草坪壓壞了,鄰居不滿意,爸爸也覺得很抱歉,可能要花時間幫鄰居修剪草坪。你能不能和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他們想了以下這些解決辦法:

1.只有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才可以騎自行車。

2.只有去宿營的時候才允許騎自行車。

3.讓媽媽每週抽出幾個小時帶小波去公園騎車。

4.小心騎車,不要壓壞媽媽種的花。

5.說服鄰居同意小波在他家草坪上騎車。

6.賣掉自行車。

他們分別把1、2、5、6剔除,雙方都同意3、4,問題解決了。沒有爭吵,沒有權威的壓迫,沒有委屈的眼淚,雙方都很高興。

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糾正,同時,也要放棄成年人總有正確答案的想法。權威不是空中閣樓,它是以孩子的尊重為根基的。只有放下權威的架子,坐下來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才能贏得孩子的愛和理解,進而贏得家長權威。

所以,當父母和孩子出現衝突時,高效能父母不會把精力用於彼此的對抗,而是和孩子共同尋找一種或幾種辦法,讓彼此的需要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孩子從中學會了解決衝突的方法,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無論在家裡還是以後在複雜的社會,這個方法都將讓孩子受益無窮。

要想樹立自己的權威,就要放棄權威,或者說放棄權威的架子。

第一步,允許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和需要。

第二步,父母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最後,大家一起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會聽不下去的(請複習第二章的內容)。

最後,大家一起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雙方提出各自認可的解決辦法,並把這些辦法列成一個單子。共同對每個辦法進行討論、評價,將一方不能接受的選項除掉,最後選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評價一個想法“愚蠢”,最好說:“這個辦法對我不公平”,或者“這個辦法不能滿足我的需要。”

這個通過“無權威法”得出的解決方法,不需要家長去強迫孩子接受,不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因為這是由雙方討論得出的“共識”。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而且,這是個可以不斷改進的計畫。過一段時間,父母可以去問一下孩子:“你對咱們商量好的辦法還滿意嗎?”有時候孩子可能會覺得有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要緊,我們可以進行新一輪的討論。重要的是,隔一段時間去詢問孩子是否對解決方法滿意,會讓孩子覺得我們是在真正關心他們的需要。

回到本章的開頭,如果父親放下權威的架子,按照“無權威法”三步走,問題就變得積極了。

7歲的小波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輛自行車作為禮物,他非常高興,總是在外面騎。沒過幾天,小波的爸爸聽到有些鄰居在抱怨:小波騎車把他們後院的草坪壓壞了,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到處都是一道道車輪印。

爸爸找來小波,問道:“你的車子騎得怎麼樣了?”

小波興奮地說:“太酷了,爸爸。您不知道我騎得有多快!”

爸爸:“你喜歡把車子騎得飛快。”(積極傾聽)

小波:“是的,爸爸,在開闊的草坪上騎車真是太爽了!”

爸爸:“哦,要在開闊的地方騎才爽。”(繼續積極傾聽)

小波:“沒錯!媽媽在咱家院子裡種了花,我怕把花壓壞了,就到鄰居家去騎了。”

爸爸明白了小波的感受和需要,於是簡明地說出自己的問題:“你騎車把鄰居家的草坪壓壞了,鄰居不滿意,爸爸也覺得很抱歉,可能要花時間幫鄰居修剪草坪。你能不能和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他們想了以下這些解決辦法:

1.只有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才可以騎自行車。

2.只有去宿營的時候才允許騎自行車。

3.讓媽媽每週抽出幾個小時帶小波去公園騎車。

4.小心騎車,不要壓壞媽媽種的花。

5.說服鄰居同意小波在他家草坪上騎車。

6.賣掉自行車。

他們分別把1、2、5、6剔除,雙方都同意3、4,問題解決了。沒有爭吵,沒有權威的壓迫,沒有委屈的眼淚,雙方都很高興。

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糾正,同時,也要放棄成年人總有正確答案的想法。權威不是空中閣樓,它是以孩子的尊重為根基的。只有放下權威的架子,坐下來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才能贏得孩子的愛和理解,進而贏得家長權威。

所以,當父母和孩子出現衝突時,高效能父母不會把精力用於彼此的對抗,而是和孩子共同尋找一種或幾種辦法,讓彼此的需要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孩子從中學會了解決衝突的方法,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無論在家裡還是以後在複雜的社會,這個方法都將讓孩子受益無窮。

要想樹立自己的權威,就要放棄權威,或者說放棄權威的架子。

第一步,允許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和需要。

第二步,父母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最後,大家一起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