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傳播方式:該病傳播方式多樣, 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Advertisiment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 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 因此, 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 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禁☆感染獲得相應抗體, 因此,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 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據國外文獻報導, 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的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 無嚴格地區性。 四季均可發病, 以夏秋季多見, 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 本病常呈暴發流行後散在發生, 該病流行期間, 幼稚園和托兒所易發生集體感染。 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 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 也可造成傳播。
Advertisiment
1、發熱症狀:約半數小兒于發病前1-2天或發病的同時有發熱, 多在38℃左右。 拒食:由於口腔潰瘍疼痛, 患兒流涎拒食。
2、感冒症狀:部分患者初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如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等。
3、起疹子:主要在寶寶的手、足、口、臀四個部位起疹子;因為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所以又稱四不像;而且臨床上更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徵。 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 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 周圍有紅暈, 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 唇齒側也常發生。
4、重症病例皮疹可以表現不典型,
Advertisiment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相應的疫苗來預防, 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但是通過15字防控口訣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即: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1、預防小兒手足口病之家庭消毒要做好
(1)消毒時只需對經常接觸的門把手、課桌椅、餐桌、嬰兒床欄杆、樓梯扶手等物體表面, 玩具、遊樂設施、寢室及書本等做重點消毒, 清潔完的物體可放到戶外, 接受陽光照射, 通過紫外線殺滅病毒。
(2)家庭用肥皂、普通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進行消毒即可, 對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即可。 將兒童衣被拿到陽光下曝曬20分鐘, 也可達到消毒效果。
Advertisiment
2、預防小兒手足口病之注意衛生勤洗手
(1)很多孩子還小, 沒有正確洗手和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所以家長要不時提醒孩子洗手, 並教以正確洗手的步驟。
(2)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寶寶洗手, 剪短小兒指甲。
(3)看護人接觸寶寶前、替寶寶更換尿布、處理糞, 更前後均要洗手。
3、預防小兒手足口病之勤通風曬被
(1)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進行空氣消毒。 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繼發感染。 孩子衣服、被褥要清潔。
Advertisiment
(2)衣著應寬大、柔軟, 經常更換, 曬太陽, 床鋪應平整乾燥。
4、預防小兒手足口病之多喝開水多休息
(1)家長注意孩子的休息, 避免日光曝曬, 防止因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
(2)儘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以防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
(3)讓孩子養成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淨食物的好習慣, 多飲溫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