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坦然面對握著滑鼠長大的一代

電腦為什麼不能是學習的工具、時間管理的工具?

小兒子說:“我把瑞蒙的東西搶走了。 ” 我停頓一下, 問:“瑞蒙是你學校裡的朋友, 還是網路上的朋友?”如果想繼續這個話題, 我首先要知道瑞蒙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的, 靠常識我已經無法判斷。

毋庸置疑, 必須面對, 我們的孩子已經是握著滑鼠長大的一代。

關於這一代人的思維特點、優勢, 有很多詳細的研究。 優勢中提到的“自我學習能力強, 有團隊精神”等我很贊同並深有體會。 因為在互聯網上, 自己想瞭解什麼, 就可以點擊什麼, 也因此, 自我探索學習能力越強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越能體會網路的樂趣;團隊精神也很重要, 大兒子的朋友們經常是一個團隊去“攻”另外的團隊, 合作, 放棄, 策略, 忍讓, 耐心, 團隊要擁有這些品質。 不這樣, 似乎就很難進入他們的朋友圈了。

雖然孩子對電腦上癮是一個普遍讓人頭疼的問題, 但對於這柄雙刃劍, 我沒有視為洪水猛獸, 反而認為打小時候開始接觸, 越能培養好的電腦習慣和有效學習的能力。 比如——

看清遊戲背後的技術力量:大兒子很小的時候, 我們就開始讓他接觸設計遊戲的電腦軟體或課程, 這樣他玩遊戲時會不由自主地從設計思路上去思考一些問題。

學會電腦使用的時間管理:每天最多一個小時電腦時間, 超過一分鐘, 就從以後的時間裡雙倍扣除。

Advertisiment
或者只是週末玩電腦。 長期堅持, 能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電腦使用的情緒轉化管理:從電腦上下來的前5分鐘, 就對孩子進行情緒緩衝, 提醒他用完電腦要馬上進入現實世界。

儘量引導孩子把電腦當作學習工具:體會用電腦學習的樂趣和效率。 和孩子共同閱讀一些電腦對孩子利弊影響的研究報告, 讓孩子對待電腦有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學會揚長避短。

如果孩子有了好的電腦使用習慣, 那麼電腦很多優勢就能被我們利用起來:

很好的學習工具:我發現在孩子5~7歲之間, 通過玩電腦, 認識了更多生詞, 提高了閱讀能力、拼寫能力、數學能力以及判斷反應能力等。

交流工具:一些共同的遊戲是孩子們的共同語言,

Advertisiment
如果不瞭解, 有時無法和同學溝通。 同時, 在網路上隨時可以和自己的朋友聊天, 的確讓孩子們更親近。

管理孩子的工具:孩子們必須完成自己的職責, 包括學習和做家務等, 才能享受電腦時間。 嘿, 家長的管理工具裡多了一個籌碼呢。

幾年下來, 大兒子不僅電腦習慣好, 比如週一到週四沒有電腦時間, 他也似乎不掛牽;更重要的是, 電腦讓他有了一種很強大的能力:去發現各種資源, 再創造出新東西, 並隨時在生活中運用起來。 前不久, 我需要製作一段錄影, 要剪輯很多片斷, 加不同風格的音樂、照片、字幕、配樂朗誦等, 參與的三個大學生都說做不出來, 大兒子兩個小時就給我弄好了。 然後告訴我:“我這全是用免費的網上軟體做的,

Advertisiment
如果用買的軟體, 我能做得更好。 ”

在一次電腦競賽中, 大兒子獲得獎狀, 他是他們學校6年級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 後來我看了題目, 發現試題涉及到電腦軟硬體設定, 音樂編輯, 網頁設計, 程式設計等我不會做但兒子遊刃有餘的題目。 那時, 我才感慨我們“揚長避短, 在孩子熱愛的領域里加功力”的電腦策略終於體現出了教育價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