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及早重視小兒貧血

貧血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症狀, 有些家長誤認為是小孩皮膚白。 沒有在意, 當貧血加重時就來醫院檢查, 化驗血常規, 已是中重度貧血, 此時才引起家長重視。

小兒貧血診斷標準:出生後十天內新生兒血紅蛋白(HB)

貧血的病因診斷:

貧血不是病, 而是一種症候群, 必須查明原因, 做出病因診斷。 才能正確治療和判斷予後。

1、貧血起病, 發展和特徵性表現, 急性白血病。 急性再障起病較急, 貧血是進行性發展;慢性再障。 慢性溶血性貧血, 起病緩慢, 病程長。

2、家族史:有無遺傳因素, 小兒時期與遺傳的貧血較多;如血紅蛋白病,

Advertisiment
地中海貧血, 先天性紅細胞酶缺陷。 範可尼貧血等疾病。 家族(或近親)中常有同樣患者

3、病人居住地區在血吸蟲, 鉤蟲, 瘧疾流行區因考慮寄生蟲感染的貧血, 並做相應檢查, 明確診斷。

4、年齡和營養史:新生兒出生一到兩天內發生的黃疸, 貧血則新生兒溶血症可能性大。 六月到三歲嬰幼兒和青春發育期少年是缺鐵性貧血發病高峰年齡。 長期單純母乳餵養,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貧血可能性大。 人工餵養食物中缺鐵或長期腹瀉, 有缺鐵性貧血的可能, 年長兒有消化性潰瘍史, 因注意失血性貧血。

5、季節、藥物史。 以及有無致病因素存在:蠶豆病常發生在蠶豆收穫季節, 並有食蠶豆史, 藥物性溶血常有服藥史。 再障發病與氯黴素細胞毒類藥物有關

Advertisiment

6、貧血發生的程度與速度:貧血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 並迅速加重者, 多因急性溶血和失血有關。 貧血程度重者因考慮溶血, 鉤蟲病, 失血和再障所致。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常為輕度

7、貧血伴發熱。 肝脾淋巴結腫大, 出血傾向, 和惡液質者有白血病的可能;有貧血, 發熱, 出血, 而肝脾淋巴結不腫大, 同時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伴有一組或幾組淋巴結腫大者, 提示惡性淋巴瘤。

8、貧血伴智力障礙。 且四肢震顫, 是有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可能, 貧血肝脾腫大, 反復呼吸道感染者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有可能;貧血黃疸脾大血紅蛋白尿者多為急性溶血性貧血。

9、是否有引起貧血的慢性疾病:慢性☆禁☆感染(結核、寄生蟲、細菌)惡性腫瘤,

Advertisiment
腎和肝過內分泌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消化道畸形, 息肉, 風濕病都可引起貧血。

10、對常用抗貧血類藥物治療反應, 鐵劑, 維生素B12,葉酸對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貧血治療良好;對惡性腫瘤、再障、地中海貧血無效。

總兒言之, 發現小兒貧血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找出病因, 明確診斷, 正確治療, 讓小孩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