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陶淵明說:“悟以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父母在教會孩子各種能力的同時, 一定不要忘了教會孩子自我反省。 每天給孩子留一定的時間, 讓孩子自我反省一下每天的得失, 並幫孩子分析如何避免失誤, 從而使孩子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很好地把握, 這對孩子培養自我意識, 依靠自己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卓越源於反省, 如果一個人經常地自我反省, 那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不斷地走向完美與高尚的人。 具有這種品格的人就如同一個永不知疲倦的登山者, 一邊攀登一邊回頭檢查自己的行囊,

Advertisiment
他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也不會安於現狀、停滯不前。

父母應該明白, 孩子將來是要長大的, 而能否成為一個具有獨立精神的人, 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具有自我反省能力。 在人生的旅程中, 由於每個人都很容易受自身學識、閱歷、性格等種種因素的局限和影響, 因而在經歷、處理和理解生活中的某種事物時, 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某些片面、乃至錯誤之中, 這勢必會帶來不良的結果。 為此, “自省”就應該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學會經常自省, 不斷地檢查自己行為中的不足, 及時地反思自己失誤的原因,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 不斷成長。

有一個叫吳剛的學生由於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

Advertisiment
被迫選擇在家鄉的一所大學走讀。 感到委屈的他, 有一天在和父親發生激烈的爭吵後, 衝動之下在交給老師的卡片上寫下了一句“我是傻瓜的兒子”。 卡片交給老師之後, 吳剛便感到有些後悔, 開始變得惴惴不安起來。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 老師並沒有專門向他說什麼, 只是在發還給他的卡片上寫了簡短的一句話:“是不是‘傻瓜的兒子’與一個人未來的人生有多少關係呢?”老師的話引起了吳剛深深地反思:“我常常把不順心的事情歸咎于父母, 總是想: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錢, 如果不是他們錯誤的干涉, 如果不是他們沒有本事, 我就不至於落到這個地步。 而對於自己卻缺少自知之明, 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總是對的,
Advertisiment
就好像是一個不公正的裁判員, 總是把成功歸功於自己, 把失敗推諉給父母。 ”老師簡單的一句話引發了吳剛的反省, 讓他從“自我中心”中跳出來, 檢討自己, 並學會去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變化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一個學期之後, 吳剛的學習成績提高了, 朋友也增加了, 而最令人欣喜的是, 和父親的爭吵完全消失了。

這雖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但卻說明瞭自省的力量。 有道是“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 人不可能完美無瑕, 但人應該努力地去塑造和追求完美。 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 往往表現在能正確地對待不足和失敗, 能夠不斷地反省自己, 在反省中總結教訓, 不斷進步。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 又由於經歷上的限制, 這就導致孩子不會對自己的行為和言語進行反省。

Advertisiment
就生活來說,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窮盡對所有事物的正確認識, 因而常常會由於錯誤的思維和錯誤的行為方式而導致事與願違的不良結果。 成人尚且如此, 孩子就更不用提了。 反省是很必要的, 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自我反省能力的培養。 也只有如此不斷地進行下去, 才能更快地獲得提高。

日本有兩位一流的劍客, 一位是宮本, 一位是柳生, 宮本是柳生的師傅。 當年柳生拜宮本學藝時, 曾就如何成為一流劍客請教過師傅。

柳生說:“以徒兒的資質, 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劍客呢?”

宮本說:“至少10年。 ”

柳生覺得10年太長了, 就說:“如果我加倍努力, 多久可以成為一流劍客呢?”宮本只是笑了笑。

Advertisiment

柳生不甘心, 又說:“如果我再付出多一倍的努力, 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呢?”

宮本歎了口氣道:“如果這樣的話, 你只有死路一條, 哪裡還能成為一流的劍客?”

柳生糊塗了。 這時宮本說:“要想成為一流的劍客, 就必須留一隻眼睛給自己。 一個劍客如果只注視劍道, 不知道反觀自我, 那他就永遠成為不了一流劍客。 ”

柳生聽完後茅塞頓開, 劍術大進。

劍道如此, 做人做事亦然, 孩子只有在不斷反省之中才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才能夠取得真正的進步。 經常自省, 不僅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點, 還可以知道自己的優點, 幫助自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與人生。 可見, 自省是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