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多陪孩子玩少替孩子做主

這幾天, 記者列了五個問題, 向歷屆中考“狀元”的父母一一提問。

問題一:小學是在哪裡讀的?

答案很多樣, 學軍小學、文一街小學、行知小學、朝暉一小、采荷二小等, 既有名牌小學, 也有普通小學。

這說明孩子讀書未必都要進名校。 學校知名度, 對學習會有一定作用, 但並不絕對。

問題二:孩子是否從小一直帶在身邊?

大多數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 其中有一個媽媽說, 孩子從小是由外公外婆管的, 但她每天晚上肯定會陪女兒, 孩子是跟媽媽睡的。

有一位媽媽總結:“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 這件事一定要親力親為,

Advertisiment
這樣才能掌握孩子的情緒變化。 ”

問題三:家庭教育, 是慈父嚴母型的, 還是慈母嚴父型?

多數家長的回答是, 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沒有如此明顯的分工, 在多數情況下媽媽管得細一點, 爸爸管得粗一點。

徐軼文媽媽說, 在家裡爸爸嚴一點, 什麼事能做, 什麼事不能做, 基本上是爸爸管的。

李英子媽媽說, 在家裡父母管孩子各有側重, “我管日常生活中的瑣事, 教她燒飯, 她可以做‘四菜一湯’。 有一些人生問題的討論, 女兒是去找爸爸的。 ”

周朔雯爸爸說, 小時候, 他經常陪女兒找其他小朋友玩, 找不到怎麼辦?他就陪女兒打羽毛球。 “只要有時間, 我就陪她玩, 小孩想玩時一定讓她看書, 好像比較殘忍哦!”

問題四:對孩子, 從小是怎麼管教的?

Advertisiment

不知道是不是女生多的緣故, 家長們的回答比較一致:孩子從小到大, 基本上不用怎麼管, 都挺自覺的。

周朔雯爸爸說:“我們家裡沒怎麼管她, 孩子一直比較出挑, 回家馬上做作業, 很自覺。 我覺得讀書不好, 家長才會去管。 ”

徐軼文媽媽說, 孩子從小比較乖巧, 他們也很放手, 上學孩子自己去, 放學自己回, 回家作業自己做, “作業沒做完, 我也不會說她, 但到了學校, 老師會批評, 我要讓她自己去面對老師。 檢查作業, 我也只是簽字, 錯了也不會幫她改過來, 讓她自己去發現, 家長改了是沒用的;手工作業, 我們也不會幫她, 買點書讓她自己看。 ”

李英子媽媽說, 孩子回家第一件事, 是做完作業, 然後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任何事。 “我不會給她額外的作業,

Advertisiment
也不會限制她做一些事情。 如果我讓她多做一些額外的作業, 她肯定有厭煩情緒, 可能學會偷懶或者欺騙。 ”

問題五:孩子從小有沒有上興趣班?

現在不上興趣班的孩子, 幾乎沒有。 這些狀元從小也是上過興趣班的, 只是他們上的興趣班, 都是自己選的, 父母不會把自己的選擇強加給孩子。

徐軼文的興趣班比較少, 英語口語的培訓班一直在上, 電子琴學過兩三年, 媽媽說:“順其自然, 不強加。 ”

周朔雯學過游泳、琵琶, 練過跆拳道, 但文化類的培訓沒有。

李英子小學裡學過奧數, 學過英語, 但不考級, 她一直在學一種冷門的樂器, 叫做“阮”。 媽媽說:“這是作為興趣學的, 爭名次考級就比較功利了。 這些都是她自己選擇的, 我對她的要求是,

Advertisiment
選擇了, 一般不允許輕易放棄。 ”

鐘雲嵐說, 她學過一大堆興趣班, 剛開始有興趣, 就報名參加, 學過之後又沒興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