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寶寶完美的自控力

幼兒心理學家指出, 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如果寶寶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就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和願望, 而這種能力的程度與寶寶的自身生理發展特點也密切相關, 比如幼兒的神經系統發展尚未完善, 所以幼兒的神經興奮常常強於抑制。 而且, 寶寶的自控力強弱還與其身處的文化、教育環境有關, 如果寶寶周圍經常有成人溺愛他、遷就他, 任其所為, 那麼久而久之, 寶寶必然失去自控力。

1.自我控制以小見大

寶寶的自我控制力是日後意志發展的基礎,

Advertisiment
而堅強的意志更是今後成才的必備條件。 現實生活中, 如果寶寶自我控制力較弱, 那麼他就會過於任性、衝動, 進而影響人際關係和智慧發展, 造成性格偏異。 對寶寶自我控制力的培養, 最初可以體現在生活習慣方面, 如要求寶寶準時起床、就寢, 按時飲食, 不偏食、挑食等。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對他的自控能力培養著重于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心等方面, 如要求寶寶在集體中要遵守集體規則和紀律, 不可隨心所欲地侵犯別人的利益等等。 父母如果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 不作無原則的遷就, 寶寶就會逐步學會控制、約束自己。

國外幼兒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請來一些3歲左右的寶寶, 分給他們每人一份棉花糖,

Advertisiment
並且告訴他們, 可以馬上就吃糖, 但如果他願意等一等, 等到科學家出去辦完事回來以後再吃, 他就可以得到雙份的棉花糖。 說完後, 科學家隨即離幵了房間。

根據這個實驗, 寶寶們又是如何表現的呢?可以將他們分成3類:

a類寶寶, 急不可耐, 立刻把糖拿起來吃掉了。 自控力弱。

b類寶寶, 等了幾分鐘, 但實在忍不住了, 也把糖吃掉了。 自控力中。

c類寶寶, 耐心等待, 一直等到研究者回來, 終於吃到了第二份。 自控力強。

實驗結束後, 研究學者對這些寶寶進行了跟蹤研究, 他們發現:若干年以後, 當寶寶長大以後——自我控制能力強的“c類”孩子更受人歡迎, 且敢於冒險, 性格上表現為自信、堅強、可靠、自製力較高。 他們不僅在學習上表現優越,

Advertisiment
適應能力也很強, 事業與家庭都普遍獲得了成功。 而那些“a類”和“b類”寶寶, 因為只想滿足眼前欲望沒有辦法克制自己, 成年後各方面的成就普遍較低。

2.延遲滿足約束行為

其實, 這個研究實驗測試的是寶寶“延遲滿足”的能力, 如果寶寶能夠控制並延遲自己的自我滿足目的, 或者以其他最佳方式獲得滿足, 而對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 那麼寶寶日後就有可能會約束自我日常言行, 從而建立日後堅定的性格品質。 所以, 從某一種程度上而言, 延遲滿足是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種表現。 然而, 每一個人的延遲滿足能力並不是天生的, 是後天培養的。 嬰幼兒期是一個人行為習慣、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 這時期對寶寶進行延遲滿足能力的訓練,

Advertisiment
效果會事半功倍。

那麼, 怎樣培養寶寶的延遲滿足能力呢?積極有效的行為約束就是一種良好的途徑:它能夠使寶寶養成克制自己的習慣, 明白很多事情都不能只以自己的意願為中心, 很多時候需要克制自己;也會使寶寶從小明白, 有時延遲某種需要的滿足, 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結果。 比如時間已經很晩了, 寶寶卻仍坐在電視機前不肯去睡, 媽媽若硬拖他去睡, 一定會引起他的情緒對立。 不妨耐心地對他說“今晚睡得太晚了, 明天早上你起不來, 到幼稚園就會遲到, 會影響大家”等等。 父母不放棄耐心地和寶寶說道理, 久而久之就會使寶寶漸漸學會評價和判別自己行為的適宜度,

Advertisiment
增強自我控制力。

3.簡單原則學會克制

*明確要求目標細化

把父母對寶寶的各種希望與目標一一細化為日常生活中的各項要求。 然後, 讓寶寶清楚父母對他的要求, 並向他解釋這麼做的理由。 比如對於過分貪嘴的寶寶, 媽媽可以規定他每天最多只能吃2顆水果糖, 但睡覺前不許吃甜食, 否則取消次日吃糖的資格;對於熱衷於卡通片的寶寶, 爸爸可以把他喜歡的電視錄下來或先準備好影碟片, 並且規定他每天看30分鐘電視, 但必須按時用餐就寢, 最後讓寶寶明白這樣規定才有利他自身健康。

*以身作則互相監督

家是寶寶主要的生活與玩樂場所,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寶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所以父母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指導、訓練寶寶的自製能力, 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比如可以把針對寶寶和爸媽的各種家庭規章制度分別列出來、貼在牆上,做到互相監督執行。例如:規定寶寶早上準時起床不賴床,爸爸就會和寶寶一起合作完成塗鴉或者玩一場躲貓貓;規定寶寶晩上9點必須上床,媽媽就會週末帶寶寶上兒童樂園或者遊樂場;如果寶寶每天都完成任務,父母卻不恪守諾言,那麼就要接受寶寶的“懲罰”。這樣,嚴於律己、善於克制的父母向寶寶提出要求時,會更具有權威性。

*寬嚴並舉會做規矩

生活中,有些父母在該讓寶寶玩時卻不讓他玩,反而提出過嚴過頻的要求,朝令夕改,使得寶寶無所適從,久而久之就會使父母的言辭和勸導顯得疲遝而無力了。還有些父母總覺得寶寶還小,生怕他受委屈,對寶寶不但沒有要求,或者要求不嚴格,態度不堅決。比如眼看著就要吃晩飯了,寶寶卻要吃霜淇淋,媽媽說:“飯前不要吃霜淇淋。”但當寶寶打開冰箱取霜淇淋時,媽媽卻又聽之任之,所以,寶寶會發現,只要自己一再強硬堅持,媽媽就會讓步,日後寶寶的言行就有可能更為肆無忌憚。

事實上,父母該“寬”的時候應當寬一點,比如給寶寶合理安排足夠的玩樂時間,並且抽出時間和寶寶一起玩,讓寶寶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和藹可親、通情達理,這樣有助寶寶對父母提出的各種要求更樂於接受與遵守。而當寶寶開始調皮或不遵守某些規定時,父母就要及時警告或提醒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糾正,讓他知道父母在這一點上是不會輕易讓步的(所以家庭成員的意見統一也顯得尤為關鍵)。

讓我們幫助寶寶學會克制,學會等待,使他在學習與玩樂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天賦,促使寶寶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後更受人歡迎。

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比如可以把針對寶寶和爸媽的各種家庭規章制度分別列出來、貼在牆上,做到互相監督執行。例如:規定寶寶早上準時起床不賴床,爸爸就會和寶寶一起合作完成塗鴉或者玩一場躲貓貓;規定寶寶晩上9點必須上床,媽媽就會週末帶寶寶上兒童樂園或者遊樂場;如果寶寶每天都完成任務,父母卻不恪守諾言,那麼就要接受寶寶的“懲罰”。這樣,嚴於律己、善於克制的父母向寶寶提出要求時,會更具有權威性。

*寬嚴並舉會做規矩

生活中,有些父母在該讓寶寶玩時卻不讓他玩,反而提出過嚴過頻的要求,朝令夕改,使得寶寶無所適從,久而久之就會使父母的言辭和勸導顯得疲遝而無力了。還有些父母總覺得寶寶還小,生怕他受委屈,對寶寶不但沒有要求,或者要求不嚴格,態度不堅決。比如眼看著就要吃晩飯了,寶寶卻要吃霜淇淋,媽媽說:“飯前不要吃霜淇淋。”但當寶寶打開冰箱取霜淇淋時,媽媽卻又聽之任之,所以,寶寶會發現,只要自己一再強硬堅持,媽媽就會讓步,日後寶寶的言行就有可能更為肆無忌憚。

事實上,父母該“寬”的時候應當寬一點,比如給寶寶合理安排足夠的玩樂時間,並且抽出時間和寶寶一起玩,讓寶寶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和藹可親、通情達理,這樣有助寶寶對父母提出的各種要求更樂於接受與遵守。而當寶寶開始調皮或不遵守某些規定時,父母就要及時警告或提醒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糾正,讓他知道父母在這一點上是不會輕易讓步的(所以家庭成員的意見統一也顯得尤為關鍵)。

讓我們幫助寶寶學會克制,學會等待,使他在學習與玩樂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天賦,促使寶寶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後更受人歡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