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學會主動適應孩子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 “孩子的世界, 與成人截然不同, 倘不先行理解, 一味蠻做, 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這就告訴我們,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 父母應該主動去適應孩子, 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家長。 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有與孩子的性情、愛好和特長相適應, 才有可能找准孩子成長的天賦之道。 如果一味地讓孩子來適應家長, 一廂情願地讓孩子做一些他們本身不願意做的事情, 就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心切, 不顧孩子的性格、氣質和興趣, 以自身眼光給他們設計成才之路,

Advertisiment
讓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適應父母的夢想, 以為只要捨得投資, 自小培養, 孩子遲早會飛黃騰達, 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我們不妨讀一下下面這個小故事:

西晉的左思在小的時候, 他的父親左熹一心要讓左思長大以後成為書法家, 於是請來名師授課, 但是左思卻毫無興趣, 死寫濫畫不成氣候。 左熹轉而讓左思學彈琴, 但是左思缺少必要的領悟能力, 學了許久也彈不出像樣的曲子。 左熹這才發現, 兒子左思內向多思, 偏愛文學, 便讓他改學詩賦。 結果左思如魚得水,

小荷露角, 最後成為文學名家。

可見,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 應該多注意觀察孩子, 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徵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 而不是逼迫孩子,

Advertisiment
為孩子選擇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相信很多父母看了都會深有感觸。

一位女士帶著她4歲的兒子去大商場購物。 她認為, 她的兒子看到這家商場的裝飾、櫥窗以及各種玩具後, 一定會非常高興。 她拉著他的手, 走得很快, 以至於他那雙小腳幾乎跟不上她的步伐。 他開始大哭大鬧, 緊緊地抓住母親的外衣。 那位女士開始還好言相勸, 但小孩子還是吵鬧不休。 她開始不耐煩起來, 警告她兒子說: “如果你不馬上停止吵鬧, 我以後再也不帶你出來買東西了。 ”

就在這時, 她發現兒子的鞋帶鬆開了, 便蹲了下來, 替他系鞋帶。 就在她蹲下來的時候, 抬頭看了一看, 這是她第一次在4歲兒子的高度來看一家商場。

Advertisiment
從兒子的角度望上去, 她看不到美麗的商品、珠寶飾物、裝飾美麗的櫃檯或是各種各樣新奇的玩具, 能看到的全是迷宮似的走道, 到處都是煙囪似的長腿和背影。 這些大山似的陌生人, 一雙雙腳猶如一個個溜冰板, 推來推去, 又搶又奪, 又奔又跑, 看起來太可怕了!她立即決定把兒子帶回家, 她心中充滿了愧疚, 因為她忽略了兒子的想法和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看了上面的小故事, 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了呢?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我們應該試著以孩子的角度去審視一下這個世界, 這樣才能讓我們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 相應地, 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 在採取教育方式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試著主動地去適應孩子, 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我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