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理解“開玩笑”!

家長與孩子說話時, 發指令要直接、簡單明確, 因為孩子接受語言方式是直接的。 但這一點也會帶來問題, 比如有一段時間, 小石頭學會了一個罵人的詞, 在幼稚園沖著老師就說了, 這是因為小石頭不知道這個詞是好話還是壞話, 他分辨不清。 老師當然很生氣, 說:“你說什麼呢?”小石頭重複了一遍。 老師的表情更不好看了, 但小石頭看不出老師的變化。 老師又說:“你再說!”於是小石頭又重複了一遍。 老師一看, 這樣僵持下去, 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全沒有了, 只好說了一句“別說了”, 才把這個話題停止了。 晚上老師向我說了這個過程,

Advertisiment
我告訴老師小石頭接受資訊是直線型的, 不會拐彎, 在你跟他說“你再說, 你再說”的時候, 他聽到的指令是“再說, 再說”, 所以他會一直重複錯誤的話, 他不知道你的表情在變化, 也不知道反問的意思。 老師說:“我明白了。 ”從那以後, 老師跟他說話都是清楚、明確、直接的指令, 就沒有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根據這個問題我們開始故意與孩子說話拐彎, 開玩笑。 讓他理解開玩笑的意思, 增強他的應變能力。 只有孩子具有應變能力並理解說話的意義, 才能接受突然的變化。

我們是怎樣訓練他的應變能力的呢?首先讓他接受部分的變化, 例如有一次, 我們與他商定好星期六一起去爬山, 但到了星期六的早上,

Advertisiment
我們對他說:“小石頭, 今天我們不去了, 你自己去爬山吧。 ”他立刻顯得很緊張, 說:“我一個人爬山要害怕的, 不能讓小朋友一個人去爬山, 有人販子。 ”我們對他的回答還比較滿意, 因為他並沒有堅持爸爸媽媽一定要去。 但隨後我們就告訴他, 剛才是開玩笑, 爸爸媽媽都會去的。 再就是讓他學會接受事物發生變化, 例如我對他說:“小石頭, 今天不去爬山了。 ”(已經事先說好要去)第一次他朝著我就打, 一把就把我的臉抓了五道杠。 後來, 我就跟他講這叫“開玩笑”, 他也可以跟我們開玩笑。 在家他爸爸教著他跟我開玩笑, 或者我教著他跟他爸爸開玩笑。 有時我就說:“爸爸, 我們不要你嘍!”“爸爸媽媽不跟石頭好嘍!”我會說:“哎喲, 今天晚上老鼠來了要把你的腳指頭當成火腿腸叼走了。
Advertisiment
”或者:“哎呀!今天我完蛋了, 我要淹死了。 ”人家覺得要忌諱的話, 我都跟他講, 從最簡單的玩笑開始。 後面我還會說到, 如果不懂得開玩笑, 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