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每天為孩子停會兒電地原因

很多事情, 堅持確實很難, 陪孩子也是如此。

女兒鬧著不願回家一年後的一天晚上, 依依突然問我:“爸爸, 咱們平時用的電是誰管呀?”這話問得有些沒頭沒腦, 但我還是對她說:“是供電局。 ”

“那他們可以讓電停了嗎?”女兒眼裡閃著興奮的光。 見我點頭, 她猶疑了一下, 接著小聲說:“那我可以給他們打個電話嗎?”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收起了漫不經心的表情, 關切地問她有什麼事。 女兒眨了眨眼睛, 說:“我想請他們停一次電……”

“為什麼?”我更加覺得女兒有些不可思議。

“晚上如果沒有電, 電視就看不成了, 電腦也用不了了,

Advertisiment
你和媽媽就可以陪我玩了。 我們可以點上一支蠟燭, 在房間裡玩捉迷藏的遊戲, 你們還可以給我講很多很多的故事……”女兒越說越興奮, 邊說邊比劃著。 可一抬頭看到明晃晃的燈, 臉上的光彩瞬間暗淡了下來。

“為什麼總是有電呢?到了晚上, 你和媽媽一個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書, 一個坐在電腦旁寫東西, 沒有一個人理我, 太沒意思了。 在幼稚園裡一整天看不到你們, 晚上回了家, 你們又不理我……”女兒的眼裡有了淚花, 可她使勁忍著:“再過幾天, 你又出差了, 媽媽就更忙了, 天天都沒時間陪我。 要是沒電, 什麼都幹不了活, 你們就會陪我了, 是不是?”

我和她媽媽愣愣地聽著女兒的這番話, 可不是嗎, 自從女兒上學前班後, 我們潛意識中就覺得女兒已經長大了,

Advertisiment
不需要像小時候那樣走一步跟一步, 花大量休息時間陪著。 所以每天從幼稚園接回孩子, 先是忙著做飯、吃飯, 收拾利索後就催著女兒到她自己的房間裡, 以便工作勞碌了一天的我們, 有一點安靜的空間欣賞欣賞電視節目, 或者趕寫白天沒有完成的稿子。 至於女兒在她的房間裡做什麼, 想什麼, 我們過問得越來越少。

看著女兒一副傷心的樣子, 我的心裡湧出一股歉疚。 隔著桌子, 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腦袋:“寶寶, 這事就交給爸爸吧。 今天晚上咱們就讓電停了, 爸爸媽媽陪你玩捉迷藏!”女兒瞪大了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著我, 又看著她媽媽, 見她媽媽也鄭重地點頭, 她像聽到天大的好消息一樣,

Advertisiment
扔下筷子使勁地拍手, 還直著嗓門喊:“爸爸媽媽萬歲!”

女兒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飯, 還手腳利索地幫她媽媽收拾餐桌。 邊收拾邊沖我擠眉弄眼, 一個勁問我:“你真能讓電停了嗎?管電的叔叔也聽你的話嗎?它什麼時候停呀?”手不閑著, 嘴巴也一直不閑著, 那股子興奮勁讓我甚感愧疚:平日裡太忽視女兒了!

一切收拾利索後, 我如女兒描述的那樣點上了一支蠟燭, 然後關了屋裡所有的燈:“停電嘍, 停電嘍!”依依歡呼雀躍, 我的心也跟著飛了起來, 和她媽媽一起陪孩子玩起了各種遊戲。 笑聲、歌聲還有歡呼聲, 在搖曳的燭光中漾滿整個房間……

臨睡的時候, 女兒快樂地說:“停電真好!以後咱們天天讓電停了, 好嗎?”我點點頭:“好, 以後每天晚上咱們都停會兒電!”

Advertisiment

那個晚上女兒睡得很香甜, 夢中臉上還帶著微笑。 我也好久沒有那麼開心過, 沒有那麼真切地感受女兒帶給我的幸福了。

從那以後, 無論我和妻子還有多少事要做, 無論我們白天有多疲憊, 多需要休息, 吃完晚飯後, 我都會讓家裡“停電”半小時, 然後把時間和自己完全交給女兒, 全身心地和她一起度過這快樂的時光。

在這期間, 我們聽到了平時聽不到的女兒的心裡話, 也說出了我們平時無暇說給女兒聽的我們的想法。 在娛樂和交流中, 我和女兒的心更近了, 也更懂得自己的孩子了……

自己睡覺也香甜

做父母的都知道, 護翼下長大的幼雛, 永遠成不了雄鷹,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就要給他獨立的空間。

Advertisiment
為了培養女兒的獨立能力, 我抓住一切機會, 給孩子提供獨立空間。 獨自睡覺就是其中之一。

4歲以前, 依依一直是和我們睡在一起。 那張大床承載著我們一家三口, 睡前我還要給她講一段故事, 孩子感覺這樣的生活很幸福。

過了4歲生日以後, 我們就“狠心”地把孩子“踢”開了――讓她獨自睡在我們臨時安放在大床旁邊的那張小床上。 剛開始, 孩子自然十分不情願, 為此哭過鬧過, 我們一邊安慰一邊鼓勵說:“孩子長大都要自己睡的, 再說了雖然我們不在一張床上, 可我們還在一個房間裡。 ”最終, 依依無奈地接受了我們的做法。

第一天晚上, 是她媽媽哄著她入睡, 可這孩子就是睡不著, 她媽媽剛起身回到大床上, 依依就緊跟著爬到大床上去。 “別不要我,我要跟爸爸媽媽睡在一起!”可我們沒有顧及孩子的哀求,經過一番思想工作後,再次把孩子抱到小床上。給女兒蓋好被子後,我心平氣和地對依依說:“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可不能一輩子都和爸爸媽媽睡呀……”大小道理說了一大通,可能是孩子折騰得太累了,還沒等我說完,她就進入了睡夢之中……

後來,依依在她的書裡寫道:“從那天起,我以為我的幸福生活從此結束了。不過,沒過幾天,我就發現,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慘。雖然失去了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的那種幸福,但是這張小床給了我自由和快樂,我可以盡情地在小床上翻滾,這裡成了我的樂園。”

依依這樣的自由和快樂持續了一年。

5歲生日的蠟燭剛剛吹滅,妻子對孩子說:“依依,爸爸媽媽還為你準備了一件生日禮物,你要不要呀?”女兒蹦得老高喊著:“我要,我要!”“那好。我和爸爸為你裝扮了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漂亮的房間,從今天起你就是它的主人了。”孩子雖然想有自己的房間,可又不願意獨自睡在那裡,於是就說:“我要,可我不在那兒睡覺。”這時我笑了笑說:“寶寶,那是你的臥室和書房,白天你在你的房間裡學習和玩耍,晚上在那裡休息。這樣,它才真正是你自己的房間呀!能獨自在自己房間裡睡覺,才能證明你已經長大了。”

一聽說可以證明自己長大了,女兒很高興地答應了。

當晚依依怎麼也睡不好,媽媽陪了她很久,我又為她講了兩個故事,她才漸漸睡著了。睡到半夜,依依要上廁所,可睜眼一看,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於是拼命地喊我們。我們迅速跑來,帶孩子去了衛生間。回來後,依依說什麼也不讓她媽媽走開,她媽媽只好和她擠在一張床上,陪著孩子睡到天明。後來的幾天裡,我和她媽媽輪流著陪伴女兒入眠,待依依睡好後,我們再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直到一個月後的一天,女兒對前去陪她的媽媽說:“從今天起,我自己睡了,不用你們陪了,因為我長大了。”媽媽聽後,邊親吻她邊說:“我的寶寶長大了,懂事了。”

依依後來寫道:“此後每天睡覺前我都把脫下來的衣服整齊地疊好,按順序擺放在枕頭邊,然後舒服地鑽進被窩,很快進入夢鄉。我發現自己睡覺也很幸福,睡得也很香甜。”

如今,這樣的幸福生活,這樣的香甜美夢,已經陪伴了女兒10多年。

不能臭著聖誕老人

我這個年齡的人,對耶誕節這樣的洋節日大多沒什麼感情。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耶誕節更是遠如天際的雲,和自己沒有一點關係。我這四十多年,從小到大,除了過年,任何一個節日都難讓我興奮。可是,因為女兒,耶誕節在我的頭腦中劃下了一個深深的痕跡,使我不敢對它有絲毫馬虎,就如同過年,早早就要緊鑼密鼓地準備,然後期待、守候……

這樣的耶誕節,給了女兒美好的想像、快樂的期待,還有自信和永不磨滅的回憶。試想,如果成年後女兒的回憶裡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禮物”,那她的記憶相冊裡該失去多少色彩?

2001年12月25日是耶誕節,幾天前依依就開始念叨“耶誕節”、“聖誕老人”等字眼,24日晚依依早早就把帽子掛在床頭(她說掛襪子怕臭著聖誕老人),興奮地半夜不睡。第二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帽子。當看到帽子裡裝滿了禮物,依依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伸手一件一件地往外掏,當媽媽要看看都有什麼時,她趕緊用手捂住,聲稱:這是聖誕老人給她的禮物,不是給媽媽的!

因為過於珍視所以有些捨不得,但是孩子從小就知道分享,絕不會獨享其樂。於是,在興奮之余,依依把她的聖誕禮物分給了我們一些。

這是依依第一次過耶誕節,後來孩子在她的新書《一路玩來是長大》中這樣記述道:

我5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幼稚園裡擺了一棵塑膠松樹,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小禮物和各種各樣的小彩球,還有閃閃發光的小燈籠。窗戶的玻璃上用彩紙拼出了四個大字,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聖誕快樂”……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耶誕節”、“平安夜”、“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等詞語,這些新奇的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頭腦裡,它們像衝擊波一樣,使我的大腦皮層被刺激得既興奮又期待。尤其聽到媽媽說,聖誕老人會給他喜歡的孩子送聖誕禮物的時候,我激動極了,因為老師和爸爸媽媽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那麼聖誕老人一定也會喜歡我,我就會得到聖誕老人送的禮物。這樣一想,我一下子來了勁頭,扒拉著小手指頭,算還要等幾天才到平安夜。

第 3 頁:

雖然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我還是等得很心焦,因為這是我小小的人生中第一個耶誕節,幼稚的我還想見見聖誕老人本尊。好不容易看著日曆翻到了“12月24日”,又把星星給盼了出來,我緊張地坐在沙發上等聖誕老人來敲門,還草擬著怎樣跟聖誕老人交談,糾結著應該跟聖誕老人握手還是擁抱一下。媽媽說,聖誕老人只在小孩睡著以後才來,他從窗戶爬進來,把聖誕禮物放到孩子們事先掛在床頭的襪子裡,然後再從窗戶爬出去。雖然媽媽早就為我準備了聖誕襪,可我覺得襪子太小了,聖誕老人就只能放一個小小的禮物,再說襪子多髒啊,萬一聖誕老人嫌襪子臭怎麼辦,所以我把襪子拿掉,把爸爸買來的聖誕帽子掛在了床頭。

在媽媽的催促下,我激動地鑽進了被窩,靜靜地等著聖誕老人。我睜著大眼睛,緊緊地盯著窗戶,可半天還沒有動靜,我想起了媽媽的話,可能聖誕老人看見我還沒睡著,才不進來的。於是,我趕緊閉上眼睛,打算假裝睡著,等聖誕老人來的時候,我再偷偷睜開眼睛,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可是,聖誕老人沒等到,我卻先睡著了,在璀璨的星空下,我睡得很香,精心策劃的計畫在睡夢中化作一縷暖暖的陽光,照到了我青蔥的心田裡。

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天早已大亮,夢中的陽光照在我的床頭。迷迷糊糊的,我睜著還朦朧的雙眼,起身爬到床邊,伸手去摸掛在床頭的帽子。哇!帽子鼓鼓囊囊的,裝滿了東西。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帽子摘下來抱進懷裡,激動得打開,朝裡張望。這時候媽媽走進來了,她笑著湊過來,問:“聖誕老人都給你什麼禮物了?”我一下子按住帽子,生怕媽媽拿似的:“這是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媽媽說:“我知道是給你的,媽媽看看還不行?”於是,我重又打開帽子,一樣一樣往外拿:旺旺雪餅、露露杏仁露、鉛筆刀、畫筆、卡通畫、賀卡、髮卡、小鏡子……這麼多呀,全是我喜歡的東西。“聖誕老人真好!他怎麼知道我喜歡吃雪餅,喜歡喝杏仁露?”我既感到幸福又充滿疑惑。“因為他是聖誕老人呀!他喜歡你,所以你喜歡什麼他都知道。”媽媽笑著說。

我把禮物一件一件放好,要上幼稚園了,又忍不住拿了兩樣裝進書包,我要給好朋友們看看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我還很好奇,聖誕老人都給他們什麼禮物了呢?我一路上想著。結果到幼稚園後,很多小朋友並沒有得到禮物,他們看著我手裡的禮物,羡慕得不得了。我更得意了,他們一定是聖誕老人不喜歡的孩子,所以就得不到禮物。我下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做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聖誕老人一直喜歡我,每年都送禮物給我。

後來,孩子漸漸大了,知道世上並沒有聖誕老人,真正的聖誕老人其實是愛他們的父母,依依知道真相後很失落,我和她媽媽安慰她說:“雖然你知道了真相,但在耶誕節的時候,我們還會為你準備禮物的。”

如今的耶誕節,女兒已經不需要禮物了,我們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大餐,有時是我請她,偶爾她也會請我(用她自己的稿費)。

這樣的耶誕節,給了女兒美好的想像、快樂的期待,還有自信和永不磨滅的回憶。試想,如果成年後女兒的回憶裡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禮物”,那她的記憶相冊裡該失去多少色彩?

2001年12月25日是耶誕節,幾天前依依就開始念叨“耶誕節”、“聖誕老人”等字眼,24日晚依依早早就把帽子掛在床頭(她說掛襪子怕臭著聖誕老人),興奮地半夜不睡。第二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帽子。當看到帽子裡裝滿了禮物,依依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伸手一件一件地往外掏,當媽媽要看看都有什麼時,她趕緊用手捂住,聲稱:這是聖誕老人給她的禮物,不是給媽媽的!

因為過於珍視所以有些捨不得,但是孩子從小就知道分享,絕不會獨享其樂。於是,在興奮之余,依依把她的聖誕禮物分給了我們一些。

這是依依第一次過耶誕節,後來孩子在她的新書《一路玩來是長大》中這樣記述道:

我5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幼稚園裡擺了一棵塑膠松樹,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小禮物和各種各樣的小彩球,還有閃閃發光的小燈籠。窗戶的玻璃上用彩紙拼出了四個大字,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聖誕快樂”……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耶誕節”、“平安夜”、“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等詞語,這些新奇的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頭腦裡,它們像衝擊波一樣,使我的大腦皮層被刺激得既興奮又期待。尤其聽到媽媽說,聖誕老人會給他喜歡的孩子送聖誕禮物的時候,我激動極了,因為老師和爸爸媽媽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那麼聖誕老人一定也會喜歡我,我就會得到聖誕老人送的禮物。這樣一想,我一下子來了勁頭,扒拉著小手指頭,算還要等幾天才到平安夜。

第 3 頁:

雖然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我還是等得很心焦,因為這是我小小的人生中第一個耶誕節,幼稚的我還想見見聖誕老人本尊。好不容易看著日曆翻到了“12月24日”,又把星星給盼了出來,我緊張地坐在沙發上等聖誕老人來敲門,還草擬著怎樣跟聖誕老人交談,糾結著應該跟聖誕老人握手還是擁抱一下。媽媽說,聖誕老人只在小孩睡著以後才來,他從窗戶爬進來,把聖誕禮物放到孩子們事先掛在床頭的襪子裡,然後再從窗戶爬出去。雖然媽媽早就為我準備了聖誕襪,可我覺得襪子太小了,聖誕老人就只能放一個小小的禮物,再說襪子多髒啊,萬一聖誕老人嫌襪子臭怎麼辦,所以我把襪子拿掉,把爸爸買來的聖誕帽子掛在了床頭。

在媽媽的催促下,我激動地鑽進了被窩,靜靜地等著聖誕老人。我睜著大眼睛,緊緊地盯著窗戶,可半天還沒有動靜,我想起了媽媽的話,可能聖誕老人看見我還沒睡著,才不進來的。於是,我趕緊閉上眼睛,打算假裝睡著,等聖誕老人來的時候,我再偷偷睜開眼睛,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可是,聖誕老人沒等到,我卻先睡著了,在璀璨的星空下,我睡得很香,精心策劃的計畫在睡夢中化作一縷暖暖的陽光,照到了我青蔥的心田裡。

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天早已大亮,夢中的陽光照在我的床頭。迷迷糊糊的,我睜著還朦朧的雙眼,起身爬到床邊,伸手去摸掛在床頭的帽子。哇!帽子鼓鼓囊囊的,裝滿了東西。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帽子摘下來抱進懷裡,激動得打開,朝裡張望。這時候媽媽走進來了,她笑著湊過來,問:“聖誕老人都給你什麼禮物了?”我一下子按住帽子,生怕媽媽拿似的:“這是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媽媽說:“我知道是給你的,媽媽看看還不行?”於是,我重又打開帽子,一樣一樣往外拿:旺旺雪餅、露露杏仁露、鉛筆刀、畫筆、卡通畫、賀卡、髮卡、小鏡子……這麼多呀,全是我喜歡的東西。“聖誕老人真好!他怎麼知道我喜歡吃雪餅,喜歡喝杏仁露?”我既感到幸福又充滿疑惑。“因為他是聖誕老人呀!他喜歡你,所以你喜歡什麼他都知道。”媽媽笑著說。

我把禮物一件一件放好,要上幼稚園了,又忍不住拿了兩樣裝進書包,我要給好朋友們看看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我還很好奇,聖誕老人都給他們什麼禮物了呢?我一路上想著。結果到幼稚園後,很多小朋友並沒有得到禮物,他們看著我手裡的禮物,羡慕得不得了。我更得意了,他們一定是聖誕老人不喜歡的孩子,所以就得不到禮物。我下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做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聖誕老人一直喜歡我,每年都送禮物給我。

後來,孩子漸漸大了,知道世上並沒有聖誕老人,真正的聖誕老人其實是愛他們的父母,依依知道真相後很失落,我和她媽媽安慰她說:“雖然你知道了真相,但在耶誕節的時候,我們還會為你準備禮物的。”

如今的耶誕節,女兒已經不需要禮物了,我們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大餐,有時是我請她,偶爾她也會請我(用她自己的稿費)。 “別不要我,我要跟爸爸媽媽睡在一起!”可我們沒有顧及孩子的哀求,經過一番思想工作後,再次把孩子抱到小床上。給女兒蓋好被子後,我心平氣和地對依依說:“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可不能一輩子都和爸爸媽媽睡呀……”大小道理說了一大通,可能是孩子折騰得太累了,還沒等我說完,她就進入了睡夢之中……

後來,依依在她的書裡寫道:“從那天起,我以為我的幸福生活從此結束了。不過,沒過幾天,我就發現,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慘。雖然失去了和爸爸媽媽睡在一起的那種幸福,但是這張小床給了我自由和快樂,我可以盡情地在小床上翻滾,這裡成了我的樂園。”

依依這樣的自由和快樂持續了一年。

5歲生日的蠟燭剛剛吹滅,妻子對孩子說:“依依,爸爸媽媽還為你準備了一件生日禮物,你要不要呀?”女兒蹦得老高喊著:“我要,我要!”“那好。我和爸爸為你裝扮了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漂亮的房間,從今天起你就是它的主人了。”孩子雖然想有自己的房間,可又不願意獨自睡在那裡,於是就說:“我要,可我不在那兒睡覺。”這時我笑了笑說:“寶寶,那是你的臥室和書房,白天你在你的房間裡學習和玩耍,晚上在那裡休息。這樣,它才真正是你自己的房間呀!能獨自在自己房間裡睡覺,才能證明你已經長大了。”

一聽說可以證明自己長大了,女兒很高興地答應了。

當晚依依怎麼也睡不好,媽媽陪了她很久,我又為她講了兩個故事,她才漸漸睡著了。睡到半夜,依依要上廁所,可睜眼一看,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於是拼命地喊我們。我們迅速跑來,帶孩子去了衛生間。回來後,依依說什麼也不讓她媽媽走開,她媽媽只好和她擠在一張床上,陪著孩子睡到天明。後來的幾天裡,我和她媽媽輪流著陪伴女兒入眠,待依依睡好後,我們再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直到一個月後的一天,女兒對前去陪她的媽媽說:“從今天起,我自己睡了,不用你們陪了,因為我長大了。”媽媽聽後,邊親吻她邊說:“我的寶寶長大了,懂事了。”

依依後來寫道:“此後每天睡覺前我都把脫下來的衣服整齊地疊好,按順序擺放在枕頭邊,然後舒服地鑽進被窩,很快進入夢鄉。我發現自己睡覺也很幸福,睡得也很香甜。”

如今,這樣的幸福生活,這樣的香甜美夢,已經陪伴了女兒10多年。

不能臭著聖誕老人

我這個年齡的人,對耶誕節這樣的洋節日大多沒什麼感情。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耶誕節更是遠如天際的雲,和自己沒有一點關係。我這四十多年,從小到大,除了過年,任何一個節日都難讓我興奮。可是,因為女兒,耶誕節在我的頭腦中劃下了一個深深的痕跡,使我不敢對它有絲毫馬虎,就如同過年,早早就要緊鑼密鼓地準備,然後期待、守候……

這樣的耶誕節,給了女兒美好的想像、快樂的期待,還有自信和永不磨滅的回憶。試想,如果成年後女兒的回憶裡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禮物”,那她的記憶相冊裡該失去多少色彩?

2001年12月25日是耶誕節,幾天前依依就開始念叨“耶誕節”、“聖誕老人”等字眼,24日晚依依早早就把帽子掛在床頭(她說掛襪子怕臭著聖誕老人),興奮地半夜不睡。第二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帽子。當看到帽子裡裝滿了禮物,依依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伸手一件一件地往外掏,當媽媽要看看都有什麼時,她趕緊用手捂住,聲稱:這是聖誕老人給她的禮物,不是給媽媽的!

因為過於珍視所以有些捨不得,但是孩子從小就知道分享,絕不會獨享其樂。於是,在興奮之余,依依把她的聖誕禮物分給了我們一些。

這是依依第一次過耶誕節,後來孩子在她的新書《一路玩來是長大》中這樣記述道:

我5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幼稚園裡擺了一棵塑膠松樹,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小禮物和各種各樣的小彩球,還有閃閃發光的小燈籠。窗戶的玻璃上用彩紙拼出了四個大字,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聖誕快樂”……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耶誕節”、“平安夜”、“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等詞語,這些新奇的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頭腦裡,它們像衝擊波一樣,使我的大腦皮層被刺激得既興奮又期待。尤其聽到媽媽說,聖誕老人會給他喜歡的孩子送聖誕禮物的時候,我激動極了,因為老師和爸爸媽媽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那麼聖誕老人一定也會喜歡我,我就會得到聖誕老人送的禮物。這樣一想,我一下子來了勁頭,扒拉著小手指頭,算還要等幾天才到平安夜。

第 3 頁:

雖然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我還是等得很心焦,因為這是我小小的人生中第一個耶誕節,幼稚的我還想見見聖誕老人本尊。好不容易看著日曆翻到了“12月24日”,又把星星給盼了出來,我緊張地坐在沙發上等聖誕老人來敲門,還草擬著怎樣跟聖誕老人交談,糾結著應該跟聖誕老人握手還是擁抱一下。媽媽說,聖誕老人只在小孩睡著以後才來,他從窗戶爬進來,把聖誕禮物放到孩子們事先掛在床頭的襪子裡,然後再從窗戶爬出去。雖然媽媽早就為我準備了聖誕襪,可我覺得襪子太小了,聖誕老人就只能放一個小小的禮物,再說襪子多髒啊,萬一聖誕老人嫌襪子臭怎麼辦,所以我把襪子拿掉,把爸爸買來的聖誕帽子掛在了床頭。

在媽媽的催促下,我激動地鑽進了被窩,靜靜地等著聖誕老人。我睜著大眼睛,緊緊地盯著窗戶,可半天還沒有動靜,我想起了媽媽的話,可能聖誕老人看見我還沒睡著,才不進來的。於是,我趕緊閉上眼睛,打算假裝睡著,等聖誕老人來的時候,我再偷偷睜開眼睛,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可是,聖誕老人沒等到,我卻先睡著了,在璀璨的星空下,我睡得很香,精心策劃的計畫在睡夢中化作一縷暖暖的陽光,照到了我青蔥的心田裡。

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天早已大亮,夢中的陽光照在我的床頭。迷迷糊糊的,我睜著還朦朧的雙眼,起身爬到床邊,伸手去摸掛在床頭的帽子。哇!帽子鼓鼓囊囊的,裝滿了東西。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帽子摘下來抱進懷裡,激動得打開,朝裡張望。這時候媽媽走進來了,她笑著湊過來,問:“聖誕老人都給你什麼禮物了?”我一下子按住帽子,生怕媽媽拿似的:“這是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媽媽說:“我知道是給你的,媽媽看看還不行?”於是,我重又打開帽子,一樣一樣往外拿:旺旺雪餅、露露杏仁露、鉛筆刀、畫筆、卡通畫、賀卡、髮卡、小鏡子……這麼多呀,全是我喜歡的東西。“聖誕老人真好!他怎麼知道我喜歡吃雪餅,喜歡喝杏仁露?”我既感到幸福又充滿疑惑。“因為他是聖誕老人呀!他喜歡你,所以你喜歡什麼他都知道。”媽媽笑著說。

我把禮物一件一件放好,要上幼稚園了,又忍不住拿了兩樣裝進書包,我要給好朋友們看看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我還很好奇,聖誕老人都給他們什麼禮物了呢?我一路上想著。結果到幼稚園後,很多小朋友並沒有得到禮物,他們看著我手裡的禮物,羡慕得不得了。我更得意了,他們一定是聖誕老人不喜歡的孩子,所以就得不到禮物。我下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做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聖誕老人一直喜歡我,每年都送禮物給我。

後來,孩子漸漸大了,知道世上並沒有聖誕老人,真正的聖誕老人其實是愛他們的父母,依依知道真相後很失落,我和她媽媽安慰她說:“雖然你知道了真相,但在耶誕節的時候,我們還會為你準備禮物的。”

如今的耶誕節,女兒已經不需要禮物了,我們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大餐,有時是我請她,偶爾她也會請我(用她自己的稿費)。

這樣的耶誕節,給了女兒美好的想像、快樂的期待,還有自信和永不磨滅的回憶。試想,如果成年後女兒的回憶裡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禮物”,那她的記憶相冊裡該失去多少色彩?

2001年12月25日是耶誕節,幾天前依依就開始念叨“耶誕節”、“聖誕老人”等字眼,24日晚依依早早就把帽子掛在床頭(她說掛襪子怕臭著聖誕老人),興奮地半夜不睡。第二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帽子。當看到帽子裡裝滿了禮物,依依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伸手一件一件地往外掏,當媽媽要看看都有什麼時,她趕緊用手捂住,聲稱:這是聖誕老人給她的禮物,不是給媽媽的!

因為過於珍視所以有些捨不得,但是孩子從小就知道分享,絕不會獨享其樂。於是,在興奮之余,依依把她的聖誕禮物分給了我們一些。

這是依依第一次過耶誕節,後來孩子在她的新書《一路玩來是長大》中這樣記述道:

我5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幼稚園裡擺了一棵塑膠松樹,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小禮物和各種各樣的小彩球,還有閃閃發光的小燈籠。窗戶的玻璃上用彩紙拼出了四個大字,老師告訴我們,那是“聖誕快樂”……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耶誕節”、“平安夜”、“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禮物”等詞語,這些新奇的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頭腦裡,它們像衝擊波一樣,使我的大腦皮層被刺激得既興奮又期待。尤其聽到媽媽說,聖誕老人會給他喜歡的孩子送聖誕禮物的時候,我激動極了,因為老師和爸爸媽媽都說我是懂事的好孩子,那麼聖誕老人一定也會喜歡我,我就會得到聖誕老人送的禮物。這樣一想,我一下子來了勁頭,扒拉著小手指頭,算還要等幾天才到平安夜。

第 3 頁:

雖然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我還是等得很心焦,因為這是我小小的人生中第一個耶誕節,幼稚的我還想見見聖誕老人本尊。好不容易看著日曆翻到了“12月24日”,又把星星給盼了出來,我緊張地坐在沙發上等聖誕老人來敲門,還草擬著怎樣跟聖誕老人交談,糾結著應該跟聖誕老人握手還是擁抱一下。媽媽說,聖誕老人只在小孩睡著以後才來,他從窗戶爬進來,把聖誕禮物放到孩子們事先掛在床頭的襪子裡,然後再從窗戶爬出去。雖然媽媽早就為我準備了聖誕襪,可我覺得襪子太小了,聖誕老人就只能放一個小小的禮物,再說襪子多髒啊,萬一聖誕老人嫌襪子臭怎麼辦,所以我把襪子拿掉,把爸爸買來的聖誕帽子掛在了床頭。

在媽媽的催促下,我激動地鑽進了被窩,靜靜地等著聖誕老人。我睜著大眼睛,緊緊地盯著窗戶,可半天還沒有動靜,我想起了媽媽的話,可能聖誕老人看見我還沒睡著,才不進來的。於是,我趕緊閉上眼睛,打算假裝睡著,等聖誕老人來的時候,我再偷偷睜開眼睛,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可是,聖誕老人沒等到,我卻先睡著了,在璀璨的星空下,我睡得很香,精心策劃的計畫在睡夢中化作一縷暖暖的陽光,照到了我青蔥的心田裡。

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天早已大亮,夢中的陽光照在我的床頭。迷迷糊糊的,我睜著還朦朧的雙眼,起身爬到床邊,伸手去摸掛在床頭的帽子。哇!帽子鼓鼓囊囊的,裝滿了東西。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帽子摘下來抱進懷裡,激動得打開,朝裡張望。這時候媽媽走進來了,她笑著湊過來,問:“聖誕老人都給你什麼禮物了?”我一下子按住帽子,生怕媽媽拿似的:“這是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媽媽說:“我知道是給你的,媽媽看看還不行?”於是,我重又打開帽子,一樣一樣往外拿:旺旺雪餅、露露杏仁露、鉛筆刀、畫筆、卡通畫、賀卡、髮卡、小鏡子……這麼多呀,全是我喜歡的東西。“聖誕老人真好!他怎麼知道我喜歡吃雪餅,喜歡喝杏仁露?”我既感到幸福又充滿疑惑。“因為他是聖誕老人呀!他喜歡你,所以你喜歡什麼他都知道。”媽媽笑著說。

我把禮物一件一件放好,要上幼稚園了,又忍不住拿了兩樣裝進書包,我要給好朋友們看看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我還很好奇,聖誕老人都給他們什麼禮物了呢?我一路上想著。結果到幼稚園後,很多小朋友並沒有得到禮物,他們看著我手裡的禮物,羡慕得不得了。我更得意了,他們一定是聖誕老人不喜歡的孩子,所以就得不到禮物。我下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做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聖誕老人一直喜歡我,每年都送禮物給我。

後來,孩子漸漸大了,知道世上並沒有聖誕老人,真正的聖誕老人其實是愛他們的父母,依依知道真相後很失落,我和她媽媽安慰她說:“雖然你知道了真相,但在耶誕節的時候,我們還會為你準備禮物的。”

如今的耶誕節,女兒已經不需要禮物了,我們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大餐,有時是我請她,偶爾她也會請我(用她自己的稿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