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兒童營養不良”這個詞兒, 家長們很快想到給孩子們買營養品、補腦液、神童飲等“均衡營養”補品。 其實, 兒童的身心健康不僅需要供給各種物質營養, 也離不開精神營養。 所謂精神營養, 即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特殊營養, 主要包括來自親人和保育人員以及教師對孩子的愛☆禁☆撫、教導、約束與批評。 這些精神營養與物質營養一樣, 不僅要充足、齊全, 也應搭配合理 , 不可偏廢。
父母把所有的愛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這樣必然表成對子女教育中的獨特問題, 如果處理不當、教育失衡, 就會使兒童出現精神營養不良。
Advertisiment
1.溺愛
對孩子的溺愛可能說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他們無時無刻、無代價的愛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愛、不會給予他人愛的個性特徵。 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艱苦經歷的影響, 將自己的一切希望系于孩子身上, 視孩子為掌上明珠, 產生了“絕不能讓孩子遭一點罪、受一點委屈”的心理, 儘量滿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 如, 一位下崗女工,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對她來說麥當勞這個詞指什麼, 她以前一點也不知道, 一次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 她走進了麥當勞, 看著小孩吃得那玩意兒美孜孜的樣子, 她高舉地望著孩子:“給媽媽嘗點好嗎?”孩子卻堅定地回答:“不給, 這是我的,
Advertisiment
2.教育方法矛盾
很多家庭是祖孫三代住在一起, 受各自觀點及知識水準的影響, 父母之間、祖父母與父母之間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出現矛盾, 如一方溺愛、一方嚴格;一方反對, 一方支持, 就會造成孩子無所適從, 弄不清什麼是正確的了。 如孩子毀壞了玩具, 母親嚴厲訓斥孩子, 而奶奶則在一旁叮護著孩子說:“不就是一個玩具嗎?乖乖, 別怕, 奶奶明天再給你買一個。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缺乏原則。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鬧的辦法, 要脅父母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父母被逼無奈而就範。 其實, 這種缺乏原則的將就, 恰恰強化和“鼓勵”了孩子的這種哭鬧行為, 使孩子的這一不良行為固定下來, 下一次他們會不自覺地使用這一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