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我們雖然不是有意的, 可實際上總是糾纏不休。 如果我們哪怕只是懷疑自己有不講分寸的跡象, 那麼這時理想的辦法是回避一下, 沉默一會兒。 要做到這一點相當不容易。 我們由於對義務與責任的不正確理解, 促使自己干涉孩子的事情, 固執己見, 使用威嚇手段, 兜圈子, 直到使孩子贊同我們才甘休。 於是, 秘密被戳穿了。 它的魅力消失了。 雙方都傷心和失望。 還有的時候, 我們發覺自己無端地涉足于孩子的秘密。 而在結束這-一次令人討厭的談話時, 我們會為自己使用過於激烈的言辭, 說了與情況不符的責備話,

Advertisiment
而感到局促不安。

我與卡爾羅塔之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當時她九歲。 父親提醒她睡覺前要刷牙。 她穿著睡衣連蹦帶跳地去浴室, 可突然間停了下來:

“你聽著, 媽媽……”

“什麼?”

“不, 沒有什麼……我想問你一件事, 但不想問了。 我反正已經相信了。

“相信什麼了?”

“沒什麼, 我想到一件不好的事, 現在盡力忘記它。 ”

“不好的事?”我擔心起來。 “你想到什麼事了?有誰對你說什麼了?”

我當時明白, 我採取了不應有的作法。 可是由於太激動, 又不能退卻了。

“不, 媽媽, 我剛才有過怕人的想法, 最好不去想它了。 剪她說完就去浴室了。

孩子出來時, 我又糾纏上了。

“聽著, 孩子, 我不想糾纏你, 但要是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折磨你, 我或許能幫助你?有人對你說了什麼,

Advertisiment
還是看見了什麼使你害羞的壞事?”

“是的, 我羞愧。 誰也沒有對我說什麼, 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 而後來我想通了, 是我錯了。 這想法太可怕。 我就因為曾經這樣想, 才感到害羞的。 你能幫助我做的最好的事, 就是讓我忘記它。 ”她平靜地結束自己的話。

卡爾羅塔甚至無法想像從書本上獵取來的一些詞兒的過分渲染性, 以為可以把它們直接運用到談話中。 她使用這些詞語時, 那安祥的眼神和若無其事的聲調使我震驚。 我不懷疑女兒被一些想法和情感所激動, 而它們的嚴重性她卻不理解。 我無情地追問下去。 確信, 如果她把事情講出來, 顯然會使自己得到解脫, 而她高興地說:

“你是說, 我如果向你承認了, 我就會覺得輕鬆?”

Advertisiment

“當然!”

“那麼你聽著!我想, 爸爸老是讓我去刷牙, 而他自己刷牙嗎?我後來想起來了, 我見過他刷牙。 ”

她說完象往常一樣急匆匆地, 興高采烈地去睡覺了。 而我的思緒慢慢地才恢復了正常。 不知是該嘲笑自己, 還是該為自己缺乏自製力尋找理由。 我怎麼能忘記, 凡重大問題, 卡爾羅塔不是一向都同我商量的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