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給孩子買什麼樣的書?

莫讓你的“偏見”左右了孩子的思維

我仍然喜歡買書, 但漸漸失去了逛書店的習慣——網路書店什麼書都有, 可以靜靜看, 靜靜挑選。 我每次都用搜索, 甚至很少從網站的首頁進, 因此, 正在流行什麼, 我真的不知道。

偶爾陪著家人, 逛一趟新華書店, 萬頭攢動, 都是少兒讀物櫃檯。 我翻一翻, 不是青春小說, 就是教輔書刊, 再一些多少有嘩眾取寵之嫌的教子書:快樂學習、幸福成長、好成績不如高智商, 高智商比不上優等情商, 情商不夠要財商……大抵如此。

我見過一位父親, 一心要把孩子培養成牛人, 於是早早給他買《曾國藩》、《胡雪岩》;另一位母親,

Advertisiment
則憂心忡忡, 認定《傲慢與偏見》、《紅樓夢》都只會把她的花季女兒教壞, 索性根本不讓女兒看“閒書”, “有那時間背背單詞不好嗎?”

而我, 從小年三歲起, 開始陪她看書——那時她剛學會驕傲地豎起三根小指頭表達“我三歲”。 我除了是個死胖子兼死讀書人之外別無所長, 只是早早給她備下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書。 因為是女孩子, 我特別想培養她的理性思維, 劍橋大百科全書已經買了大半套——連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一套法國產的兒童科普讀物, 成為她的枕邊書, 她能聚精會神聽著的, 往往是:恐龍、長尾龜和熊。 後果是, 有一天, 山雨欲來, 烏雲壓城, 她小人家站在樓梯上, 看著此情此景, 金口一開:“就像火山一樣。

Advertisiment
”沒錯, 有一本叫《可怕的災害》的書, 是她很喜歡翻看的。 她的另一樁神跡是, 在菜場, 指著人家賣的牛蛙大聲說:“兩棲動物。 ”於是被滿菜場的爺爺奶奶們驚為天人——我是否太自戀?但一個母親的自戀, 是可以被原諒的。

閱讀“三問”

該如何培養她閱讀?我有一屋子書, 她可以隨意翻看, 絕無珍貴典籍, 因此怎麼看我也不會心疼。 很顯然, 我會把一些書藏在小書櫃裡並且上鎖——但是, 我十歲的時候, 就是這樣, 偷偷開我父親的小書櫃的。

開卷絕對有益, 但……當我看到她抱著一本本《天降小子》《機器小書童》之類的國產動畫書, 愛不釋手, 我還是不舒服了:唉, 我為你備下了這麼多真正優美的好書……

到底給孩子看什麼書?我像所有家長一樣迷茫。

Advertisiment
我給她買過成套的繪本書, 她全掃了一遍, 就置之不理:“這都是小毛毛看的。 ”假期的短暫無聊裡, 實在找不到童書, 她居然從我書架上找了一本《吸血鬼女王》。 我分析來分析去, 估計她以為名叫“女王”的書和什麼什麼公主一樣, 都是童話故事吧。

閱讀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兒童只是準備期的成人嗎?擁有無限可塑性, 希望他/她長成什麼, 就盡情給他/她灌什麼料, 這大概屬於揠苗助長型。 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定型, 國學流行就買一批三字經弟子規, 覺得奧巴馬的演講很漂亮就買一本他的演講集, 美其名曰有教無類, 其實近乎於隨波逐流。

閱讀, 也需要因人而異

消費時代, 少兒圖書也是快速消費品。 購買者也不過是消費心態:紙好,

Advertisiment
裝幀精美, 或者折扣打得蠻多的, 就買了。 這其實還是說明了一件事, 我們全社會對少兒閱讀的不重視。 願意花大錢送孩子去培優的家長, 仍然像自己童年一樣, 根深蒂固認為那些不過是閒書, 是消遣的玩意兒, 而很少從孩子性格的塑成、人生觀的養就以及視野開闊這些角度來考慮。

然而閒書未必那麼閑, 正如童年的我們, 看多了武俠小說離家出走一樣, 我們的孩子, 也可能看多了穿越而決定——穿是無處可穿的, 時間機器尚未發明, 但浪費時間在幻想上, 有何意義?

其實我覺得, 父母可以在培養孩子閱讀上面, 有一個自己的原則, 看孩子的個性, 來選擇推薦給她的讀物。

比如說, 喜歡傷春悲秋的女孩子, 不如多推薦她看看“趣味物理”、“趣味數學”,

Advertisiment
邏輯沒什麼用, 但沒有邏輯, 則容易被忽悠被欺騙。 還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段, 小學階段, 應該重在培養好習慣, 好的與人相處之道;到了青春期, 一些關於身體發育甚至性教育的書籍, 就應該被引入列表。

所以, 其實我能給出什麼建議呢?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特異性, 而再沒有比他們的父母更瞭解自己孩子的人了。

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一)提供的書要適合孩子的年齡。  

孩子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 看圖書和理解圖書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因此, 提供適合其年齡的圖書是非常重要的。 對兩、三歲的孩子, 最好是提供寫實地描繪事物的畫冊。 例如:孩子熟知的玩具、動物、植物和文化工具等, 要選擇那些畫面構圖分散, 一頁一幅的畫冊。五、六歲的孩子,則喜歡有故事情節的畫冊,對民間傳說和童話內容的連續性故事感興趣。因此,家長給孩子選購的圖書,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過難或過易都是不可取的。 

(二)給孩子選擇好書。 

給孩子的書要內容健康,主題鮮明,這樣,才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開啟智慧的大門,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色☆禁☆情及暴力行為的書,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害的。一些低級庸俗的語言和追求時髦的語言過多對孩子也是不適宜的。 

(三)一次給孩子的書不宜過多。 

如果家長一次給孩子的書過多,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圖書,不能養成閱讀和從書中學習各種知識的好習慣。幼兒不同于大人,即使每天看同一本畫冊,也不會感到厭煩。孩子每天都會以新鮮的感覺,閱讀同一本畫冊,從中學到各種知識。 

(四)書不要一給了之,應給孩子念一遍並加以講解。 

受知識水準和理解力的限制,一本新書孩子是不會馬上產生興趣的。所以,家長應先講述一遍,會使孩子對新書產生興趣,而把同一本書念上兩、三遍後,下次再看時,即便不予講解,孩子也能照著圖書理解內容,並且會逐漸熟悉和愛上書本。另外,在給孩子講解畫冊時,對孩子提出各種問題,應正確耐心地加以解答,並和孩子一塊討論。這樣,孩子說話的內容就會豐富起來,對書籍的興趣也就越來越高。 

(五)創造讀書的安靜氣氛。 

如果家長總是吵吵嚷嚷,不得安寧,就無法使孩子安下心來讀書。家長看電視應該規定好時間,不能從早到晚看個不停,最好是抽些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以便為孩子營造愛讀書的良好家庭氣氛。 

(六)理解當代孩子的心理。 

孩子所具有的心理傾向因時代不同而各異。把書交給孩子後,要充分考慮和判斷孩子的心理狀況,詳細認真地給孩子講解他所不懂的地方,直到領會為止。 

一頁一幅的畫冊。五、六歲的孩子,則喜歡有故事情節的畫冊,對民間傳說和童話內容的連續性故事感興趣。因此,家長給孩子選購的圖書,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過難或過易都是不可取的。 

(二)給孩子選擇好書。 

給孩子的書要內容健康,主題鮮明,這樣,才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開啟智慧的大門,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色☆禁☆情及暴力行為的書,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害的。一些低級庸俗的語言和追求時髦的語言過多對孩子也是不適宜的。 

(三)一次給孩子的書不宜過多。 

如果家長一次給孩子的書過多,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圖書,不能養成閱讀和從書中學習各種知識的好習慣。幼兒不同于大人,即使每天看同一本畫冊,也不會感到厭煩。孩子每天都會以新鮮的感覺,閱讀同一本畫冊,從中學到各種知識。 

(四)書不要一給了之,應給孩子念一遍並加以講解。 

受知識水準和理解力的限制,一本新書孩子是不會馬上產生興趣的。所以,家長應先講述一遍,會使孩子對新書產生興趣,而把同一本書念上兩、三遍後,下次再看時,即便不予講解,孩子也能照著圖書理解內容,並且會逐漸熟悉和愛上書本。另外,在給孩子講解畫冊時,對孩子提出各種問題,應正確耐心地加以解答,並和孩子一塊討論。這樣,孩子說話的內容就會豐富起來,對書籍的興趣也就越來越高。 

(五)創造讀書的安靜氣氛。 

如果家長總是吵吵嚷嚷,不得安寧,就無法使孩子安下心來讀書。家長看電視應該規定好時間,不能從早到晚看個不停,最好是抽些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以便為孩子營造愛讀書的良好家庭氣氛。 

(六)理解當代孩子的心理。 

孩子所具有的心理傾向因時代不同而各異。把書交給孩子後,要充分考慮和判斷孩子的心理狀況,詳細認真地給孩子講解他所不懂的地方,直到領會為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