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給學說話的寶寶當聽眾

當孩子逐漸長大, 到了學說話的年齡的時候, 孩子便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行為舉止向家長們求助:請家長們來當他們的聽眾。 那麼, 家長應該如何滿足孩子要說話的欲望?來聽聽語言專家的建議。

孩子如何學習說話

全力地傾聽

在日常的忙碌中, 你不是總有時間靜心地聽小孩子說出好像沒有意思的音節或者幾個單詞, 或者顛三倒四地講述著他的故事!而休閒的時間就不一樣了, 你會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在一起。

他摸索著, 不斷地試著, 發出更準確的音節, 更好地組織自己的句子。 在寶寶咿咿呀呀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你最好坐在他旁邊, 不要幹別的事情, 專心地看著他。 他需要一個值得交流的聽眾。

豐富語言

“快打肥皂!”“穿上鞋!”“收拾好你的玩具!”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時間你對孩子說話時用的詞都是很直接的命令。 利用這個休閒的時光, 豐富一下你的語言。 你可以用散文般的語言描述你們將要去的地方, 或者在散步中形容遇到的風景。 為什麼不使用孩子正在學習的語言, 為什麼說出你的感受呢?你的任務――如果你同意, 就是將自己變成說話的榜樣和新詞與漂亮句子的發現者。

具有邏輯性的句子

學習說話要求某些規定:在一句話中詞的位置不可以隨便顛倒, 字詞之間不可以沒有任何關聯。 要孩子知道這種必要的邏輯的方法有多種多樣。

Advertisiment
比如給他講爺爺、奶奶、姑姑、舅舅的故事, 讓他明白自己同別的人的聯繫, 不同輩分的關係;或者在自然中解釋變化的程式:一粒種子, 發芽, 然後開花, 最後結果;蛹如何經過一系列變化, 最後化成蝴蝶。

歌曲或歌謠

歌曲和歌謠兩個都用!它們都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歌曲中的歌詞和句子的結構有利於豐富孩子的詞彙, 另外歌曲通過音調可以加強孩子的記憶。 而歌謠通常是因為押韻、朗朗上口而深受孩子的喜愛。 再說, 一塊唱歌或說歌謠, 做著手勢, 眼睛看著眼睛, 微笑對著微笑, 這是多麼愉快的時刻!

小編總結:孩子在開始學說話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出來了, 總要經過“咿咿學語”的階段,

Advertisiment
然而就在孩子“咿咿學語”的階段, 他們也需要聽眾, 更需要一個能給他們悉心教導的老師, 這就要求家長們能陪在孩子身邊, 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大聲的說話, 糾正孩子的發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