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要及時發現寶寶智力障礙

寶寶智力的發育是否正常, 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 但是由於家長的忽略, 大部分智力發育問題在明確表現出來時才被家長注意到, 這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 在早期養育的過程中, 就要及時觀察寶寶的各種表現, 以及早確定寶寶的智力發育水準。

嬰幼兒智障具體表現有:

- 四肢協調能力弱。 會走路後兩腳依然相互亂碰, 直到2-3歲仍出現。

- 視覺功能發育不佳, 不注意注視周圍人和事物。

- 微笑出現得時間很晚, 不注意別人說話, 對聲音缺乏反應。

- 咀嚼晚, 餵養困難, 吃固體食物的時候, 容易出現吞咽障礙和嘔吐。

Advertisiment

- 不愛哭鬧、撒嬌, 非常安靜。

- 正常寶寶在3-4個月時, 經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雙手。 但智力低下的寶寶在6個月後仍持續有這樣的行為。

- 正常寶寶在6-12個月後, 經常將東西放進嘴裡, 當手的動作比較熟練時, 就不再用嘴。 但智力發育落後的寶寶用嘴的動作持續到很晚, 有時到2-3歲還把玩具放進嘴裡。

- 正常寶寶在15-16個月後就不再把東西隨地亂丟, 而發育遲緩的寶寶持續的時間要長。

- 正常寶寶在1歲時停止淌口水, 有缺陷的寶寶持續時間要長。

- 在清醒時, 智力低下寶寶有磨牙動作, 而正常寶寶沒有。

- 智力低下的寶寶有時需要反復或持續刺激後才引起啼哭, 哭時經常發出喉音, 有時哭聲尖銳或尖叫, 也有時哭聲無力。 正常寶寶的哭聲常有音調變化。

Advertisiment

- 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或興趣短暫、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點。

- 智力低下的寶寶多表現為多睡和無目的地多動。

在觀察上述行為之余, 家長可以帶寶寶去進行心理測驗, 這種方法可以測查寶寶的智力發展水準。 但不能完全依照這個測查給寶寶的智力下定義, 古往今來, 被認為弱智的孩子成為科學家不是沒有先例, 象愛因斯坦、愛迪生都是如此。 只要家長耐心地教育寶寶, 他的智力水準應當有所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