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創造條件, 讓孩子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交往, 更重要的是, 要讓孩子能體驗到與人交流的快樂, 不斷鼓勵和表揚孩子在這一方面的成績和進步。
小語小時候, 有一段時間她不喜歡跟陌生人交流。 有時, 大人問她話, 她只是沉默以對, 或者簡單地點頭或搖頭。
出門在外, 有小朋友要主動與小語交朋友, 很多時候小語會躲在我身後, 羞于與對方接觸, 好像對方會傷害她。
我意識到, 這主要是那段時間小語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少, 缺少交往鍛煉, 使她在與人交往時缺乏自信所致。
於是, 我有意識地引導她更多地接觸陌生人,
Advertisiment
如果有成人逗引小語, 我就對小語說:“這位叔叔(阿姨)很喜歡你, 他(她)喜歡跟你說話, 他(她)覺得你很可愛。 你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吧, 你說‘叔叔(阿姨)好’。 ”
要是小孩子來找小語玩, 我就鼓勵小語:“小哥哥喜歡你, 想和你玩。 你跟小哥哥交個朋友吧, 你告訴他‘我也喜歡和你玩’。 ”
“今天小語好棒, 能夠主動地告訴小朋友‘我喜歡和你玩’。 ”小語有了一點進步, 我就及時表揚她。
就這樣, 我努力給小語創造與人交流、交往的機會, 通過不斷的表揚和鼓勵, 激發她與人交流的自信心, 使她越來越喜歡與人交流。
自信是孩子做好事情的基礎, 孩子不喜歡與人交流, 很多時候是因為他以往與人交流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此時, 父母要創造條件, 讓孩子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交往。
更重要的是, 要讓孩子在與人交流中體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需要, 體驗到與人交流的快樂, 不斷鼓勵和表揚孩子在這方面的成績和進步。
一位上中學的女孩的媽媽曾給我打來電話求助。
“我閨女自從上了初中後, 基本上跟我就不交流了。 除了我們問話時, 她簡單回答幾句外, 幾乎什麼話都不跟我們說。 我們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真愁死我了。 ”
媽媽的聲音聽起來很焦急。
“您好, 我理解你的心情。 我也是做母親的, 也希望孩子能夠與自己沒有隔閡, 能跟自己無話不談。 ”我回應她的話, 希望她繼續說下去。
“我問孩子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哦。 ”我仿佛能看得見這位媽媽無奈的眼神, “你一般都問她什麼問 題呢?”
“關於學習和生活的。 ”這是我意料中的答案, 太多的父母只習慣于關注孩子這些。
“李老師, 你給我出出主意吧, 我該怎麼辦?”
“首先一點, 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 有些話, 他們有不跟父母說的權利。 對此, 我們要尊重孩子, 不強求孩子什麼話都跟自己說。
再有, 我們要努力和孩子做朋友, 而不是審問她的‘法官’, 不是管制她的領導。 要與孩子平等地交流, 比如我們也可以向孩子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電話那頭不時地有“嗯”聲傳來, 真是一位負責任的媽媽, 她聽得很認真。
Advertisiment
“我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 李老師, 太謝謝你了, 我一定照你說的去做。 ”最後, 這位媽媽很誠懇地跟我說。
“希望你和女兒能成為知心朋友。 ”我結束了談話。
小語上了初二, 好像突然間長大了, 有些話不喜歡跟我說了, 有時問她話, 她三言兩語就打發了我。
有一天晚上, 我正在看電視, 小語吃完飯就進了自己的房間, 不知道在幹什麼。
這時, 電話“叮鈴鈴”地響了, 我拿起電話:“喂, 你好。 ”
“喂, 你好, 請問陶小語在嗎?”是一個聲音清脆的女孩子。
“小語, 你的電話。 ”
小語飛快地跑來, 拿起了電話, 開始和電話那頭的女孩嘀咕起來。
我繼續看電視。
過了好久, 小語才打完電話。 這時, 我發現, 她的臉色變了, 好像很不 開心。
我關心地問:“小語, 怎麼了, 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Advertisiment
小語看看我, 支支吾吾不說話。
我鼓勵她:“有什麼事, 可以跟我說說, 也許能幫助你。 ”
過了好一會兒, 小語才說:“媽媽, 我知道你關心我, 但我不想說這件事, 就讓我自己處理吧。 ”
我心想一定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雖然我很想知道, 很為小語擔心, 但我更要尊重她的意見。
於是, 我對她說:“好吧, 如果你不想說就不說, 或者等你想好了再說。 如果你有什麼委屈, 可以寫進日記, 或者想好後寫出來給我看也行。 無論你遇到什麼困難, 我都會支援你、説明你。 ”
小語感激地看了看我, 然後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孩子不喜歡與父母溝通, 不喜歡與人交流, 有各種原因, 父母要區別對待。
想讓孩子願意和自己溝通, 前提是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 給孩子創建和諧、平等溝通的良好環境,養成經常與孩子溝通的習慣,並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與人有效溝通的鍛煉。
如果孩子因為性格或與人交流的挫折體驗,而拒絕與人溝通,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樹立與人交流的自信,幫助他掌握溝通的技巧。
如果孩子因為獨立意識的發展,某些問題暫時不喜歡與父母交流,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做法。
給孩子創建和諧、平等溝通的良好環境,養成經常與孩子溝通的習慣,並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與人有效溝通的鍛煉。如果孩子因為性格或與人交流的挫折體驗,而拒絕與人溝通,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樹立與人交流的自信,幫助他掌握溝通的技巧。
如果孩子因為獨立意識的發展,某些問題暫時不喜歡與父母交流,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