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愛的含義

國內有一家動物園, 長期致力於熊貓繁殖。 有一次, 一隻雌性熊貓產下了一隻幼崽。 可幼崽剛出生時發出的第一聲啼叫, 就嚇得它的媽媽抱頭直竄, 煞是好玩。 接下來的觀察發現, 這位熊貓媽媽根本就不會帶孩子, 它的孩子被慘兮兮地丟在一邊。 於是, 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又是放錄音, 又是放錄影, 反復給這位元熊貓媽媽聽自己的孩子發出的叫聲, 看別的動物如何照料孩子、如何餵養孩子、如何與孩子嬉戲, 忙得不亦樂乎。 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熊貓媽媽終於學會了照料自己的寶寶。

這位熊貓媽媽的表現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教育中愛的能力與愛的技巧的話題。

Advertisiment

孩子出生了, 熊貓媽媽竟嚇得抱頭直竄, 難道它沒有愛心?髙爾基說, 愛孩子, 那是連老母雞都會的事情。 熊貓屬於哺乳類動物, 比起雞來要進化得多, 自然有愛。 它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愛!我們做父母的體驗也大體如此。 雖不一定會被孩子的聲音嚇得到處亂竄, 但, 當我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另一個生命, 一個與我們一脈相承的新生命已經存在的時候, 我們同樣會惶惑, 同樣會不知所措。 於是, 我們的愛心驅使我們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我們慢慢地學會了做父母。 學會教育就是掌握愛的技巧。

愛是我們內心天然的衝動, 是人世間的至善所在。

Advertisiment
但這種“善”只有在獲得“真”一一教育孩子的“知識”、“技巧”之後, 才會化作涓涓細流, 流淌成生命的長河, 演繹出生活的交響。

無數父母品嘗到了溺愛的苦果, 無數的父母在反省著當初教育孩子的失誤。 生活在一遍遍地訴說, 教育的失敗, 常常是因為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我們的無知。 沒有了真, 善就只會是無端的原始的洪荒。

但是, 父母教育孩子, 就像踩著繞曉板, 常常會從這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當我們追求方法、反對溺愛的時候, 常常會連愛也一起扔掉。

君不見, 書店報廊裡, 到處充斥的, 都是技巧、指南、大全一類的教育真訣。 不知不覺當中, 我們開始相信, 孩子們只是些待捏的“麵團”, 他們如何成長就只看我們怎樣去塑造了。

Advertisiment
我們仿佛已經進入了一個教育的“技巧崇拜”時代。 當周圍出現了一個好孩子的時候, 我們常常會帶著羡慕的口吻說, “不知道那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

孩子是教出來的嗎?當然是教出來的。 但如果我們再深究一層, 恐怕首先應該說, 孩子是愛出來的!

這就又讓我們想到上面所說的熊貓了。 熊貓媽媽缺少的如果是哺養孩子的技巧, 尚屬可救, 放放錄影, 說不定就能解決問題;但如果缺少的是親子之愛, 那恐怕就無人能救了。

專家提醒, 沒有愛做基礎, 技巧的力量就會顯得十分蒼白。 家庭教育裡的困惑, 其實都是因為我們離開了愛的本源。 掌握了很多教育方法和技巧的父母, 有一種危險, 那就是把父母角色“職業化”。

Advertisiment
如果你養成了這種職業化的習慣, 過分追求教育方法的科學有效性, 可能就會忘記, 我們第一需要做的事情, 其實是用一顆純真的父母之心, 去深愛自己的孩子。

教育是一種技巧, 但它只能是愛的技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