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無意中傷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是天真的, 但隨著時間的刻畫, 孩子總會變的和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不一樣。 他的身上會帶上家長們老師們所給予的痕跡。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初期, 應該是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鼓勵和耐心, 不能用粗暴和冷漠的方式來處理! 
家長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 更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和語氣。 不要總是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和孩子的交流中去。
人們常說, 樹怕傷根, 人怕傷心。 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精神支柱, 是孩子向善的基石, 也是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 凡是人都有自尊心, 不要認為孩子小,

Advertisiment
就可以不尊重他們。 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長和老師去保護去尊重。 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無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那麼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打擊和摧殘, 就會失去向善發展的動力和精神支柱。 不管什麼情況下傷害或者詆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愚蠢行為。

現實生活中, 不注意保護孩子自尊心、自信心, 不尊重孩子隱私的事已司空見慣。 有的孩子一件事沒有做好, 就說你怎麼這麼笨;孩子平時有些膽小, 就說你真是個膽小鬼;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佳, 就說你怎麼這麼沒用;孩子偶爾一次小小的失誤, 就指責你怎麼這麼不給人爭氣。 有些家長、老師看孩子不順眼, 總是指責、埋怨,

Advertisiment
有的甚至打罵體罰。 這樣下去, 久而久之, 一個本來不錯的孩子, 會在一片指責埋怨聲中, 失去應有的上進心和自尊心, 最終難以成才。

簡單粗暴, 不講方式方法, 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一個合格的家長、教師應該用愛心去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育孩子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 堅持多表揚鼓勵, 少指責埋怨, 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和激發孩子成才發展的自覺性、積極性, 進而使他們不斷克服缺點, 逐漸完善自我, 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的人才。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兒童的自尊心有什麼特點呢?科學家們發現:

一、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兒童比較活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善於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在與人交談中,他們樂於處在主導地位,而不願意當聽眾。

Advertisiment
他們隨時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並不為別人的挑剔所煩惱。

三、他們往往對世界問題頗感興趣。

四、他們深信自己的能力,並確信能做好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