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的人生經驗是孩子的安全紅綠燈

很多年輕父母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教育方法, 或者因為溺愛孩子, 對孩子比較縱容, 平時就算看到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 也“捨不得”管教;有些父母因為擔心會束縛孩子的創造力, 所以對孩子的行為“聽之任之”, 不去告訴他們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適當做。 這些教育方式都會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遇到困難時茫然不知所措, 容易採取一些極端行為來應對, 久而久之, 性格與心理都會容易變得扭曲。 近幾年, 一些少年違反犯罪的報導也很常見,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家長採取了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導致。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再臨時抱佛腳不僅不能給孩子安全感, 而且不能避免既有的過錯。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長以自己的人生經驗, 為其設立界限, 並讓孩子明白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 這被稱作為“預防式教育”。
Advertisiment
孩子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所瞭解, 有所評估, 那麼, 他無論遇到任何事情, 都會做到心中有數、冷靜應對。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設立界限, 並非疏忽孩子, 而是用愛保護孩子。 想想如果沒有交通規則, 馬路會成什麼樣?那麼我們就不難明白設立規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陌生的地方要跟隨家長而不是自由行動, 在餐廳不可追逐打鬧;外出要徵詢父母的同意, 而不是想走就走;到睡覺的時間就要上床, 而不能拖拉磨蹭……界限一旦設立, 家長就要堅持, 讓孩子明白必須做到, 如做不到就會付出一些代價, 承擔不履行的後果和責任。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約定未能實現, 往往不是因為約定有何問題, 而是因為孩子常常會忘記或者故意挑戰父母的堅持。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都對孩子將來的成長至關重要, 因此家長應在孩子出現問題之前就教育他們處理問題技巧, 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處理問題, 而不是被困難打垮。 如果家長不想為了孩子遇到困難時的無助而操心, 那就啟用“預防式教育”吧!
1、示範並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家長可通過“做榜樣”、“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更清楚家長對自己的要求。 你的語言越生動、貼切, 孩子理解理解起來就越容易, 掌握得也會越快。
2、不能忽視幫孩子分析道理和後果
父母在教孩子解決問題時, 給孩子分析道理和後果, 孩子會更容易記住, 從而使孩子更可能按照父母的期望來改正自己的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能理解很多道理。
3、反復進行練習
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技能的過程中, 一定要認識到有很多東西對孩子來說是第一次接觸, 對他們來說難度會較大。 因此父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保持一顆平常心, 讓孩子反復進行練習。 如果孩子能多加練習, 再加上父母的支持與鼓勵, 孩子在這方面一定能有所長進。
4、給予肯定的表揚
表揚是一個家長能夠使用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發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及時給予有效表揚, 能夠鼓勵孩子以後堅持這種好的表現。 即使有時孩子把事情搞砸了, 孩子“想要學習”或者“努力表現好”的念頭都是好的, 都值得表揚。 如果你還能把給孩子的表揚寫在紙條上在家裡公示出來,
Advertisiment
表揚的效果可能會更顯著。
5、設立合理的期望值
在預防式教育中, 父母一定要設立合理的期望值, 這才能讓孩子更滿意。 合理的期望值是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齡、能力以及成長發育情況的。 對孩子來說, 父母的期望值至關重要, 它會幫助孩子更快進步, 同時也會減少父母的失望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