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究竟該不該給孩子物資獎勵

期末考試臨近, 為了讓孩子在考試時加把勁, 父母往往會想盡各種辦法。 他們經常會許諾孩子:“如果期末考試成績排名班級前十, 爸爸獎勵你一部新款手機、媽媽帶你去旅遊……”相信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寒假中又會有不少家長忙著兌現對孩子的許諾。

最近, 有不少家長通過“親子熱線”講述了他們“許諾”之後的困擾, 因為總有一些家長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 對自己做出的“許諾”無法兌現。 而且孩子成績考得好, 究竟該不該給予孩子物質獎勵, 如何給孩子以正確的鼓勵也成為家長們詢問的又一焦點話題。

Advertisiment

言而有信才能樹立威信

家長陳爸爸告訴筆者:“上學期, 女兒的學習成績進入了級部前十名, 我就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給她買了台電腦。 每當家裡有客人來, 孩子都會很自豪地告訴客人, 這是自己的‘獎品’。 而且她也答應我平時只在週末的時候玩一兩個小時的電腦。 ”陳爸爸認為物質獎勵應有度, 家長平時答應孩子的事情, 就一定要想盡辦法做到。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高興, 常常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 說完後又立刻忘記, 這樣會在無意中傷害孩子。 要知道父母要求孩子誠實的同時, 自己首先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家長履行諾言, 既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也能維護作為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同時又教育孩子學會誠信。

Advertisiment

對孩子要慎許諾言

家長們都知道當自己對孩子做出承諾的那一刻起, 孩子也許會一直期盼著這個諾言能夠成為現實。 但當家長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後, 就會擔心孩子是怎麼想的, 甚至擔心這個沒有兌現的諾言會顛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和尊敬。 因此, 不得不提醒一些家長, 一諾千金是愛和關懷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 某些父母對孩子的承諾“縮水”, 或者有些家長因為一些意外無法對自己的承諾兌現時, 一定要對孩子解釋原因, 講清道理, 直接向孩子道歉。

對此, 某中學的劉老師認為許諾是獎勵的一種方法, 能對孩子起鼓勁、促進和教育的作用, 但許諾的分寸如果掌握不好會適得其反。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慎許諾言。 孩子如果考出理想的分數, 家長給予一定獎勵無可厚非, 但如今的獎勵已經變味, 就像是交易, 很多家長把獎勵當成刺激孩子學習的唯一手段, 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 自己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學習的。

放棄獎勵給予激勵

一個人除物質需求外, 還有被人尊重、被人愛、被社會認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因此, 家長在選擇激勵方式的時候, 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 例如:當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 絕不會有家長對孩子說:“孩子, 如果你現在能走上十步不摔倒, 我給你十元錢。 ”這個時候, 每位元家長都會無條件地為孩子高呼“加油”, 拍手叫好, 這時每位家長都是優秀的激勵大師。

Advertisiment
然而孩子長大了, 家長卻忘記了為孩子喊“加油”, 為孩子拍手叫好了。

相關專家提醒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 不斷創新激勵方式, 不要單純在物質方面進行刺激, 精神方面的鼓勵更應受到重視。 精神激勵孩子的方法有語言和行為兩種, 低層次上的激勵是語言, 高層次的激勵則是行為上的表達。 一個滿意的微笑, 一個賞識的眼神就有可能讓孩子銘記一輩子。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樹立學習目標, 使孩子的學習經常有一股動力, 有一種向上的鞭策力。 如果非要給孩子買點什麼物質的東西, 最好是一兩本新書或其他學習用具之類, 不要讓孩子單純地將物質因素作為自己的學習動力。 文/小園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