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的學問

當孩子意識到錢是自己的, 花的時候就會有一點心痛, 有一點捨不得, 不會再像花父母的錢那樣隨心所欲了!

亂給零花錢助長孩子亂消費

零花錢是孩子學習合理消費、培養延遲滿足的重要教育手段。 但在大部分的家庭裡, 零花錢卻很難發揮它的正功能。 這是因為, 很多父母給零花錢太隨意, 孩子花光了只要再要, 父母就會給, 孩子花錢一點不知道如何算計, 結果反而助長了孩子亂花錢的習慣。

一般家長給孩子的零用錢都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學習成績達標後的“獎金”;二是幫父母買東西找回的零錢;三是家長平時給孩子的零用錢;四是親戚朋友給的獎勵,

Advertisiment
特別是過年時的壓歲錢;五是幫助父母做家務或打零工的收入。

對前兩種零花錢的來源我是比較反對的, 如果家長有這樣的做法, 請立即停止!用金錢和物質激勵孩子學習, 這是極其錯誤的教育方法。 既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也不利於孩子正確理解金錢的作用, 只能將孩子變成“財迷”, 促使他們一切“向錢看”。 學習的驅動力只能是興趣、愛好和孩子心中的夢想, 錢如果被孩子當做目標, 他們的價值觀就會被扭曲。

而且, 父母支使孩子買東西, 應讓他們歸還找回的零錢。 如果因為數目小就給了孩子, 孩子對此習慣了, 就會把找零當成自己的收入。 以後父母再收回,

Advertisiment
他們會認為這是侵犯了自己的權益。 事實上, 無論找回的錢數是多還是少, 這部分錢都應是屬於父母的, 一定要讓孩子從小有這種物權意識, 對金錢的態度不能太隨便。

第三種是家長平時給孩子的零用錢, 這是鍛煉孩子理財的第一課, 因此是最為重要的, 家長一定要有明確的教育意識。 零花錢怎麼給, 給多少, 什麼時候給;孩子花自己的零用錢父母要不要管, 怎樣管, 這些都是學問。 掌握得好, 孩子就能漸漸提高理財能力;掌握不好, 不僅孩子財商無法提高, 還可能因此和父母產生一些矛盾。

主動、定量給孩子零用錢

在孩子6歲左右, 家長就可以主動給孩子零用錢了, 而且, 一定要定期給, 定量給, 並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增加數目。

Advertisiment
或者每週一次, 或是每兩週一次, 數額儘量與孩子的小夥伴持平。

至於零花錢如何使用, 應由孩子決定, 父母不要過多干預。 有的孩子一拿到錢掉頭就出去買零食, 買玩具, 然後再來向父母要。 這個時候, 父母千萬不能再給, 因為是定期給零用錢, 孩子必須忍耐到下一次發錢的時候。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懂得過度消費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從而學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每個孩子都渴望有自己的錢, 希望擁有支配權。 他們對自己的東西往往比別人的更珍惜。

我有一個朋友就巧妙利用了孩子的這種心理, 教會了女兒合理消費。

以前, 她帶女兒到超市時, 孩子是從來不看價格的, 只要自己想吃的、想玩的, 統統扔進購物車裡,

Advertisiment
她講了很多遍都無濟於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 丈夫接個緊急電話沒時間陪女兒下樓買東西, 就給了女兒10塊錢, 讓她自己去小賣部, 並說花剩的錢也可以歸她自己。 沒想到, 女兒居然啥也沒買就回來了。 夫婦倆很納悶地問:“為什麼不買東西?”10歲的女兒一本正經地答:“這個錢是我自己的, 花了就沒有了!”

我這個朋友茅塞頓開, 她立即到銀行給孩子開了一個帳戶, 並給她一張銀行卡, 每個月定期、定量地給女兒的賬上存零花錢。 把卡交到孩子手裡的時候, 她鄭重地說:“以後, 你自己想買什麼都要靠卡裡面的錢來支付。 如果超了, 只能自己想辦法;如果剩了, 錢就屬於你!”

這一招很靈, 當孩子意識到錢是自己的, 花的時候就會有一點心痛,

Advertisiment
有一點捨不得, 不會再像花父母的錢那樣隨心所欲了!

從那以後, 她的女兒一改無節制購物的風格。 每次買東西前都精打細算, 有時喜歡的東西多了, 一下子決定不了到底買哪些, 她還會列張清單, 把想買物品的名稱寫上去, 逐一排除。 對於價格比較貴的東西, 她也能延遲滿足, 忍住很長時間不花錢, 等攢夠了再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令父母忍俊不禁的是, 她還打過父母“公款”的“歪腦筋”!比如再逛超市時, 她好幾次故意忘記帶自己的卡, 希望父母能慷慨一下, 把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順帶買上。 但父母都不上當:“既然錢已經撥給你了, 你想吃的零食, 想要的玩具, 就要自己付帳!除非生日、節日, 我們可以送你禮物, 平時是不可以的!”

讓孩子自己決定錢怎麼花

在花錢上,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定限度的自由。其實孩子不缺吃、喝、穿,無非就是買點零食、玩具一類的東西。有些家長嫌孩子買的東西不好,比如有的是地攤上衛生不合格的食品,或是品質不好的小玩具、小飾物。出現這種現象是必然的,孩子一般很難辨別商品的好壞,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所以,這也是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一課:每次孩子買來東西,父母不要急著批評或譴責,而應該和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問問他們是否合算、滿意,然後再幫他們分析一下這次消費是否合理、必要,讓孩子自己總結經驗教訓。時間長了,他們自然會練就貨比三家、挑選物美價廉的商品的本領。

當然,孩子花錢必須在父母的一定控制下,不可能實現百分之百的自由。如何控制呢?父母應該在開始給孩子零花錢時就約法三章,比如控制好單次消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要徵求父母同意;消費必須是正當的,如果把錢花在不允許的地方(譬如競選班幹部時花錢買同學的選票等),父母就要減少或者暫停零花錢。

此外,父母同時還要鼓勵孩子記帳,培養數字觀念。記帳對於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很有幫助,同時便於父母瞭解孩子的消費情況。總之,要讓孩子學會花錢,就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實際花錢的機會。家長主動、定期、定量給孩子零花錢,孩子就被賦予了自己掌管錢財的權利,他們會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錢財和權利,有計劃地花錢,形成正確的花錢觀念。

平時是不可以的!”

讓孩子自己決定錢怎麼花

在花錢上,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定限度的自由。其實孩子不缺吃、喝、穿,無非就是買點零食、玩具一類的東西。有些家長嫌孩子買的東西不好,比如有的是地攤上衛生不合格的食品,或是品質不好的小玩具、小飾物。出現這種現象是必然的,孩子一般很難辨別商品的好壞,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所以,這也是父母必須教給孩子的一課:每次孩子買來東西,父母不要急著批評或譴責,而應該和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問問他們是否合算、滿意,然後再幫他們分析一下這次消費是否合理、必要,讓孩子自己總結經驗教訓。時間長了,他們自然會練就貨比三家、挑選物美價廉的商品的本領。

當然,孩子花錢必須在父母的一定控制下,不可能實現百分之百的自由。如何控制呢?父母應該在開始給孩子零花錢時就約法三章,比如控制好單次消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要徵求父母同意;消費必須是正當的,如果把錢花在不允許的地方(譬如競選班幹部時花錢買同學的選票等),父母就要減少或者暫停零花錢。

此外,父母同時還要鼓勵孩子記帳,培養數字觀念。記帳對於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很有幫助,同時便於父母瞭解孩子的消費情況。總之,要讓孩子學會花錢,就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實際花錢的機會。家長主動、定期、定量給孩子零花錢,孩子就被賦予了自己掌管錢財的權利,他們會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錢財和權利,有計劃地花錢,形成正確的花錢觀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