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給小寶寶用抗生素要慎重

許多小兒出現發熱、流涕、咳嗽、腹瀉等不適, 家長們焦急萬分, 帶著小兒頻繁往返醫院。 人們普遍認為感染是小兒生病的主因, 於是應用抗生素便成了“包治百病”的“一帖靈”, 這樣用藥有必要嗎?

合理用 減危害

許多小兒的上述症狀分明是病毒性☆禁☆感染, 應用抗生素實在沒有必要, 而且過度應用抗生素會給小兒造成額外傷害。 譬如, 尚未發育完善的小兒臟器對抗生素的代謝有缺陷;抗生素的長時間應用會造成小兒體內正常菌群紊亂, 引發二重感染, 尤其會導致腹瀉等;抗生素本身對小兒病毒性☆禁☆感染無效,

Advertisiment
造成家長不必要的經濟支出;部分抗生素不適用於小兒, 或者根本沒有小兒使用的指征和臨床應用資料;過度使用抗生素將造成耐藥菌感染, 反而加重病情。 因此, 對小兒要慎用抗生素

小兒抗生素的使用應以醫生的建議為主, 抗生素的使用有嚴格的指征和療程, 在這方面國家也有嚴格的規範和指南, 禁止隨意給小兒使用抗生素, 二種及以上的抗生素聯合使用更要謹慎。 除非發生嚴重的細菌感染, 並有相關的檢查依據來支持聯合使用抗生素。 家長去藥房購置抗生素一定要有醫生的處方, 並且劑量和療程都應該被嚴格控制。 家中常備抗生素, 或一旦出現發熱等徵象就給小兒使用抗生素, 應該都屬於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Advertisiment
有一些特殊體質的小兒會對部分抗生素發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 因而再次呼籲對小兒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再慎重。

孩子生病用藥的順序依次為口服、打針、掛水, 原則上是能口服用藥儘量不要掛水。 嬰幼兒輸液原本就比成人困難, 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 藥物通過靜脈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 因此, 醫生只有在以下情況才考慮進行輸液治療:高熱超過40℃、孩子嚴重吐瀉有脫水情況、不能進食或口服藥物困難、敏感抗生素口服無效等。 隨意掛水不一定有助於病情恢復, 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辨病況 巧應對

針對小兒的發熱, 可以首先給小兒使用撲熱息痛(泰諾林)或布洛芬(美林)退熱, 輔以退熱貼或溫水浴等物理療法;如果出現咳嗽、流涕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可以使用包括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如果上述處理仍不能解決問題, 建議儘早帶小兒到醫院就診檢查, 以明確病因, 合理、適量地使用抗生素。

這個時候用抗生素也不一定非要掛水, 口服抗生素有時候效果也不錯, 還能避免掛水引起的交叉感染。 尤其要注意的是, 不要給孩子服用成年人使用的退燒藥物, 如阿司匹林、感冒通、速效傷風感冒膠囊等, 小兒在病毒感染時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 甚至誘發孩子消化道出血、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 出現血尿, 嚴重危害兒童健康。

嬰幼兒輕度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出現膿血便時,

Advertisiment
應該留取大便做化驗與培養, 有細菌感染時再用抗生素治療, 普通的黃稀便用抗生素沒有意義, 家長可以讓孩子吃一些收斂性的藥物或口服補液鹽。

家長給小兒使用抗生素以前, 一定要仔細閱讀相關的藥物說明書, 詳細詢問醫生或藥劑師抗生素應用的注意事項, 以確保小兒能安全地使用。

應對感冒與發熱處理

1、家庭中有人感冒, 用醋薰蒸的話可以抑制有害細菌及病毒的繁殖, 可預防感冒的傳播, 但是喝太多醋會影響人體的酸堿平衡, 引起體內電解質紊亂。

2、感冒病毒常附著在玩具等某些物件上, 所以孩子吃東西之前要認真洗手。

3、感冒病菌也會在寢具上積聚, 所以枕頭、被子等要經常清洗並在陽光中晾曬, 經過陽光中紫外線的消毒,

Advertisiment
保持乾燥的寢具也能防止感冒病菌的積聚。

4、發燒超過39℃以上可以吃退燒藥, 不會影響醫生判斷病情。

5、孩子感冒後要做到:充分休息, 避免到公共場所, 減少傳播機會;患兒居室應陽光充足, 經常通風換氣, 保持空氣新鮮;讓患兒多飲白開水, 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並多吃清淡、易消化、有營養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 鼓勵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6、對體弱的易感兒童可以通過注射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