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牛牛出生以來, 我和老公在教育觀念上存在諸多不統一。 作為媽媽的我注重保持孩子的天性, 喜歡和風細雨式的諄諄教誨, 雖偶有疾言厲色, 但基本隊一種平和的方式與兒子相處。 老公與我不問, 他與兒子多數時候似兄弟, 似玩件, 似競爭對手。 只要他們倆在一起, 不出, 分鐘定起衝突。 互相打罵、吵鬧, 誰也不讓誰。 他們爭著看電視、爭著玩遊戲、爭著吃車西, 在我面前更是爭風吃醋。 因此, 兒子在老公面前沒大沒小, 老公在他面前也沒什麼家長權威。 幾年來, 我們為各自不同的教育方式起過不少爭執,
Advertisiment
兒子就在我們倆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愉快地成長著。 然而, 我內心始終有一種暗暗的擔憂, 擔心我們這種不一致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好的影響。 偶然有一次, 看到心理專家李子勳關於此類問題的分析, 才使我豁然開朗。
在他看來, 我們對於差異的害怕是來自于一種文化教導, 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一致。 但實際上我們發現, 不一致的教育不見得是糟糕的。 如同在一個化學實驗中, 酸和堿是對立的東西(父母相當於酸和堿)。 我們將兩者同時倒進一杯清水裡, 水就平衡了。 之後我們發現那杯水還是水, 但多了酸和堿中和的反應物——鹽, 而這個鹽就是孩子的內涵。 儘管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是相反的,
Advertisiment
我發現生活中, 父母雙方常常因為文化背景、原生家庭、性格稟賦等方面不同,
Advertisiment
只要我們尊重對方, 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