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行為:太嘮叨會影響孩子成長嗎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 希望通過督促、嘮叨的方式來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 時間長了, 就會對父母的嘮叨產生抵觸心理。 一般情況下, 父母給孩子適當的提醒是有必要的, 但要避免無休止的嘮叨。 否則過度嘮叨和強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反而給孩子帶來巨大壓力。

一、學會尊重孩子。

會教育孩子的父母, 是寬容和寬厚的, 家長要變“說”為“聽”, 而不是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 強行命令。 孩子出現問題,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原則性、合理化建議, 可以用商討的方式, 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分析,

Advertisiment
交換彼此的想法。 平和的語氣和尊重的態度, 可以更好地獲得孩子的理解和認同, 會讓孩子信任家長的判斷, 領會家長的要求。

二、用規則代替嘮叨。

父母不能嘮叨, 可是孩子必須要教育, 還有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就是用規則代替嘮叨。 對於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要求, 家長可以和孩子講清道理, 一起制定規則。 而且所有的規則不僅要求孩子遵守, 父母也要嚴格遵守, 以身作則, 用事實和行動來說服和教育孩子, 用具體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矯正不良的習慣。 心理專家認為, 只要語言、行動得當, 就可以很好地保持親子間良好的溝通。

三、等待孩子成長。

面對孩子的問題, 家長如果一時沒有很好的辦法, 那就什麼也不說也不做。

Advertisiment
很多時候, 孩子的壞習慣, 正是因為被“說”得太多了, 小缺點固化成了大缺點, 臨時的缺點強調成了恒久的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本能, 家長要相信隨著孩子年齡增長, 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修復自身的問題。 把問題交給時間, 交給孩子自己, 也許是最聰明的辦法。 不嘮叨、少嘮叨, 至少給孩子提供了一個適宜他們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的成長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