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做的就是真正地理解孩子

我們總說要理解孩子, 你知道要理解孩子什麼嗎?讓父母擔憂的行為背後, 蘊藏著哪些讓孩子發展的小契機?

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 他們不知道孩子的發展規律, 也讀不懂孩子的行為。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特別固執、難哄, 很麻煩。 有個媽媽對我說, 她兩歲的兒子, 最近喜歡搶遙控器。 她拿別的東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是吃完零食、玩兒完玩具, 兒子依然纏著她要遙控器。 我告訴她, 兩歲的孩子產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認知發展-目標定向, 寶寶會有意識地去做一件事情, 有明確的目標, 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Advertisiment

問題解決能力, 是孩子三大認知能力之一。 而問題解決能力的第一步, 就是確定目標-我要解決什麼問題。 舉個例子, 孩子先確定目標-我要拿到桌子上的花;然後, 才能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搬凳子, 爬上桌子, 抓到花。 如果搬不動凳子, 他還會找爸爸求助。 所以, 孩子的“糾纏”不是一件壞事, 他是在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

孩子需要不斷驗證“我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實現它”, 而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 盡可能地去實現。 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 孩子會留下一個印象:我願意做這個事, 我願意有理想, 我願意有夢想……但很多家長和老師做的事情是:你不用去想目標, 你唯一要做的, 就是按照我的目標去執行。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心態:孩子經常惹麻煩,

Advertisiment
那就防止孩子惹麻煩。 這種避免麻煩的行為, 把孩子與成功經驗隔離開來。

面對孩子的固執和糾纏, 我們要給他們提供選擇。 有時候, 孩子執著的目標, 確實是很危險的, 譬如, 把手指插進插線板裡。 這時候, 媽媽要理解孩子的需要, 問他:“寶寶, 你是對掛得高高的東西感興趣, 還是對板上的洞洞感興趣?”如果是對高度感興趣, 媽媽可以把孩子抱得高高的, 然後扔東西玩, 讓他感受東西的遠近高低;如果是對深度感興趣, 媽媽可以買一塊有很多大孔隙的海綿, 讓他隨意插著玩。 媽媽不斷地問孩子, 再不斷地核實, 就是幫助孩子鍛煉他的表達能力。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撒謊而憂心忡忡。 我跟大家講個好玩的例子:兩歲的孩子感冒了,

Advertisiment
不能吃涼的東西, 但是他特別想吃霜淇淋。 於是, 他對媽媽說:“媽媽, 天熱, 你吃個霜淇淋, 寶寶有病, 不吃。 ”媽媽很感動:“哎呀, 兒子太關心我了!”於是, 她去買了一個霜淇淋。 然後孩子說:“媽媽, 讓我舔一下。 ”媽媽看兒子很可憐就答應了。 孩子又說:“媽媽, 我可以拿著霜淇淋舔嗎?”結果怎麼樣?孩子接過霜淇淋之後, 立刻咬了一大口。

我的寶寶3歲, 有一次, 從幼稚園帶回一支可愛的蠟筆。 我很好奇, 問:“這支蠟筆是從哪兒來的呀?”他斬釘截鐵地告訴我:“是聖誕老人給我的!”很明顯, 孩子撒謊了, 但這個謊言是不是很可愛?

隨著認知的發展, 從1歲半左右開始, 孩子就會出現類似的撒謊行為。 但是, “撒謊”, 對幼兒來說只是一種策略思維發展的結果,

Advertisiment
跟道德沒關係。 直到4歲, 孩子才會真正出現我們成人意義上的“撒謊”行為。

其實這也表明, 孩子已經內化了道德和社會需要, 他知道立足於一個社會的準繩,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對的, 才會撒謊。 所以, 如果看見孩子撒謊, 你的第一反應是“哎呀, 我的孩子不誠實”, 還是“太好了, 我的孩子道德感已經建立起來了”?孩子經常糾結的是:我如何把社會對我的需要, 道德對我的需要, 與我內心的需要相平衡。 因此, 爸爸媽媽別給孩子貼“不誠實”的道德標籤, 而是要幫助孩子實現內心的平衡, 幫助孩子去掉罪惡感。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的願望、需要都是罪惡的, 他就會覺得自己也是罪惡的, 進而否定自己。

目標、夢想、創造力……其實,

Advertisiment
這些東西孩子天生就有。 我們要做的, 就是真正地理解孩子, 讓他們自然地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