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如何做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母親對孩子的教育, 應該是順其自然、順應真實生活的教育, 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心靈助長。

如果孩子在母親的過度保護下失去面對不完美、面對失敗的學習機會, 就難以形成面對不完美和失敗的能力, 就會出現各種適應性障礙。

高學歷的強勢母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示弱, 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否則容易扼殺孩子的潛能, 壓抑孩子的發展。

地球人都知道, 對孩子的漠視、暴力、強烈的控制欲, 對孩子缺少愛, 都會傷害孩子的心靈發展。 於是, 大家都爭當“好母親”:給孩子無私的愛、無盡的鼓勵、無限的期望,

Advertisiment
自己也追求形象完美, 追求事業成功, 追求做生活的強者, 希望能給孩子無邊的幸福,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最新研究發現, 這樣的“好母親”, 也會給孩子的心靈成長造成傷害。 因為這樣的“好母親”對孩子的教育, 往往不能順其自然, 違背了生活的真實。 只有順其自然的、順應真實生活的教育, 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心靈助長。

母親營造幸福 孩子卻丟了幸福感

案例:歡歡該斷奶了。 為了讓歡歡愛上吃飯, 媽媽給歡歡的粥碗裡放上白糖。 歡歡果然喜歡上了吃飯喝粥。 從此, 歡歡每次喝粥都不離糖, 而且需要的糖越來越多。 後來歡歡長大了一歲, 媽媽意識到糖吃多了不好, 開始決定吃粥不放糖了。 可是, 歡歡剛嘗了一口媽媽特意熬得香噴噴的粥就吐了出來,

Advertisiment
連聲說“不好吃, 不好吃”, 還一把推翻了粥碗。

解析:和歡歡媽媽一樣, 很多母親都在不遺餘力地為孩子營造幸福, 讓孩子的生活比蜜甜。 可是, 從小給孩子太多的幸福, 就會產生邊際效益遞減。 比如, 當你極度口渴的時候, 喝的第一杯水是感覺最好的, 當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時候, 就是到了“邊際”, 這時候再繼續喝下去, 會越來越感到不好。 幸福感也是這樣, 過了邊際就會遞減。 所以, 在蜜罐裡長大的孩子會找不到幸福感。 有人把這種越幸福越不知道幸福的現象, 叫作“幸福遞減律”。

幸福都是相對於痛苦而言的。 所以, 讓孩子適當地體驗痛苦, 比如分離的痛苦、失敗的痛苦、失望的痛苦,

Advertisiment
乃至饑渴的痛苦、勞累的痛苦, 等等, 這些痛苦的體驗才會讓孩子感受到幸福。

母親營造的完美 讓孩子遭遇不完美

案例:娜娜剛上幼稚園, 卻不能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說幼稚園小朋友們總是吵架, 不是好孩子, 自己不願意和壞孩子在一起。 一個小女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原來, 娜娜的媽媽是知識份子, 說話做事處處講個體面。 她認為這樣才能維護完美的形象, 營造完美的生活。 但是, 生活並不完美, 居家過日子更是難免紛爭。 於是, 為了講究體面, 為了維護完美, 夫妻衝突起來她首先是隱忍, 實在忍不住了, 就緊緊地關上房門吵架, 不讓孩子看到。 媽媽平時給孩子灌輸的都是, 吵架不是好孩子, 吵架的孩子沒人喜歡。

解析:當然要避免成人的衝突給孩子造成消極的影響。

Advertisiment
但是, 有些母親即便與丈夫發生爭執也躲在屋裡吵, 仍要在孩子面前假扮和諧。 可是孩子不是傻子, 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母親掩藏在和諧背後的痛苦。 但是, 面對母親的假扮和諧故作完美, 孩子會感到困惑, 失去了學習面對不完美的機會, 難以形成面對不完美的能力, 就會出現各種適應性障礙。 於是, 難以適應生活成了孩子心靈上最大的不完美。 所以, 與其給孩子假造一個脫離社會的“真空環境”, 不如讓孩子慢慢懂得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色, 有助於孩子更好地適應生活。

母親培養自信 導致孩子不自信

案例:電視裡, “星光大道”的演播大廳, 第一輪節目完了, 一個娃娃被淘汰了。

Advertisiment
幾歲的娃娃難免淚水漣漣, 老畢請上孩子的媽媽來安慰孩子。 令人大出意外的是, 媽媽上來了就說:“兒子你是最棒的!”明明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媽媽開口就說孩子是“最棒的”, 這不是欺騙孩子嗎?懵懵懂懂中, 娃娃似乎對媽媽的安慰並不買帳, 還是流眼淚, 還是一臉的不自信。

解析:生活中, 這樣一味肯定自己孩子最棒的母親並不少見, 於是孩子就不能接受自己很多時候並不最棒的事實。 比如孩子參加活動, 如果僅因努力嘗試就得到獎勵, 那他們就沒有機會學會面對失敗了。 自信來自于戰勝困難和走過失敗, 一味盲目地鼓勵, 只能讓孩子更加不自信。 所以, 我們要看到, 自信就是對自我價值的確信和肯定, 而不是因為“我最棒”, 要讓孩子懂得,哪怕不是最棒,哪怕失敗了,自我也是有價值的。給孩子肯定和鼓勵要根據當時的情境,要具體,要恰當,比如可以肯定孩子為了比賽克服了那麼多困難,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好樣的。

無私的母親 培養出自私的孩子

解析:事情就是這樣,無私的母親常常會培養出自私的孩子。因為母親的所謂無私,實際上是以孩子為中心,剝奪了孩子與他人分享的經驗,日益強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讓孩子心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再往深裡說,母親這樣的所謂無私,並非真正的無私,只是在親子之間放棄了自身利益,實際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為了一己私利。孩子怎能不學會自私?所以,真正無私的母愛,是讓孩子從小懂得關心他人,比如不管吃什麼都要先分給爸爸媽媽一份。這樣,成人的“自私”,反而會讓孩子學會無私,學會心中有他人。

強勢的母親 培養出弱勢的孩子

案例:初中生曉強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而且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懦弱,不僅對學習完全失去信心,連和同伴交往都成了問題。因為曉強的媽媽太強勢了。曉強媽媽學歷很高,在科研單位工作,性格特別要強,事業上很成功,還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樣的媽媽自然對兒子期望非常高。曉強3歲的時候,她就買了一套兒童智力訓練叢書開始了對兒子的訓練。起初的訓練還有效果,隨著媽媽不斷提高標準,曉強有點跟不上,於是,媽媽的不滿就開始了。由於媽媽自己太棒了,好勝心太強了,對曉強總是不滿意,總是批評甚至打罵。結果是惡性循環,曉強學習更糟糕了,對什麼都沒有了信心,對什麼都沒有了熱情,只剩下了自卑、怯懦、軟弱和退縮。

解析:強勢的母親常常培養出弱勢的孩子。因為母親對孩子期望過高,容易扼殺孩子的潛能,壓抑孩子的發展。而即便不直接給孩子加壓,強勢的母親本身就對孩子構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更何況,強勢的母親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給孩子的壓力會更大。有調查發現,高學歷的母親喜歡拿自己作為孩子的比較物件,對孩子的要求會比一般母親更高,更難看到孩子的長處,會給孩子更多的消極評價,給孩子更多的消極心理暗示,所以對孩子多採取嚴格的教養態度,有的甚至近於苛刻。有這樣高學歷的母親,孩子還怎麼強勢起來?強勢的母親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強勢,在教育孩子上未必是優勢,弄不好會成了劣勢。所以強勢母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示弱,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就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才會幫助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要讓孩子懂得,哪怕不是最棒,哪怕失敗了,自我也是有價值的。給孩子肯定和鼓勵要根據當時的情境,要具體,要恰當,比如可以肯定孩子為了比賽克服了那麼多困難,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好樣的。

無私的母親 培養出自私的孩子

解析:事情就是這樣,無私的母親常常會培養出自私的孩子。因為母親的所謂無私,實際上是以孩子為中心,剝奪了孩子與他人分享的經驗,日益強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讓孩子心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再往深裡說,母親這樣的所謂無私,並非真正的無私,只是在親子之間放棄了自身利益,實際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為了一己私利。孩子怎能不學會自私?所以,真正無私的母愛,是讓孩子從小懂得關心他人,比如不管吃什麼都要先分給爸爸媽媽一份。這樣,成人的“自私”,反而會讓孩子學會無私,學會心中有他人。

強勢的母親 培養出弱勢的孩子

案例:初中生曉強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而且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懦弱,不僅對學習完全失去信心,連和同伴交往都成了問題。因為曉強的媽媽太強勢了。曉強媽媽學歷很高,在科研單位工作,性格特別要強,事業上很成功,還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樣的媽媽自然對兒子期望非常高。曉強3歲的時候,她就買了一套兒童智力訓練叢書開始了對兒子的訓練。起初的訓練還有效果,隨著媽媽不斷提高標準,曉強有點跟不上,於是,媽媽的不滿就開始了。由於媽媽自己太棒了,好勝心太強了,對曉強總是不滿意,總是批評甚至打罵。結果是惡性循環,曉強學習更糟糕了,對什麼都沒有了信心,對什麼都沒有了熱情,只剩下了自卑、怯懦、軟弱和退縮。

解析:強勢的母親常常培養出弱勢的孩子。因為母親對孩子期望過高,容易扼殺孩子的潛能,壓抑孩子的發展。而即便不直接給孩子加壓,強勢的母親本身就對孩子構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更何況,強勢的母親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給孩子的壓力會更大。有調查發現,高學歷的母親喜歡拿自己作為孩子的比較物件,對孩子的要求會比一般母親更高,更難看到孩子的長處,會給孩子更多的消極評價,給孩子更多的消極心理暗示,所以對孩子多採取嚴格的教養態度,有的甚至近於苛刻。有這樣高學歷的母親,孩子還怎麼強勢起來?強勢的母親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強勢,在教育孩子上未必是優勢,弄不好會成了劣勢。所以強勢母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示弱,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就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才會幫助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