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表明, 人類從開始呼吸第一口氣時, 就具有感覺憤怒的能力, 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表達他的憤怒。 等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 以發脾氣為表現 形式的暴力行動達到頂峰。 到3歲的時候, 他們的暴力行為反而開始下降。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 從3歲開始, 在整個的一生中, 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勢。 只有大約 5%的人在青年時代仍保持著相穩定的暴力性格。 他們是這個社會最危險的一群人。
可以這樣做:
1.當寶寶打人時, 問清原因。 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於一種自衛, 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
Advertisiment
2.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如果有人欺侮你, 你就打他。 ”在大人的縱容下, 孩子容易發生暴力行為。 孩子間玩耍, 時常會有些小摩擦, 鼓勵孩子用語言解決問題, 不要動手打人。
在兒童的早期身心發展過程中, 除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從出生就開始之外, 思維的發展也是逐步遞進的。 在這一過程中, 對語言的理解以及對語言的表達並非均 衡發展。 也就是說, 寶寶在6個月之後就能明白成人簡單語詞的含義, 但是, 寶寶要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卻經歷了較長的時間, 並且在3周歲之後才能 比較熟練地使用語言和人交流。
Advertisiment
成人對待寶寶成長中問題的態度, 首先是需要放棄成人世界的道德行為評判觀, 深入瞭解寶寶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出現的相應問題, 依據適當的策略幫助寶寶調試身心的不舒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