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批評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人格!

你這個沒用的東西

六歲的王佟佟在媽媽的監督下趴在自己的小書桌上做作業, 剛開始還乖乖的, 但只要媽媽一扭頭, 他就開始在作業本上畫起小人來。 一番鬥智後, 媽媽生氣了, 大聲批評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

王佟佟對這句話的理解:媽媽這樣說就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 在七歲之前, 大多數孩子只能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大人的話, 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區分哪些話應該當真, 哪些話只是父母在氣頭上說說而已。 即使現在的孩子看起來要比我們小時候聰明很多, 但小鬼總是小鬼, 他們還是會因為被父母說成“你這個沒用的東西”而感到傷心。

Advertisiment

所以, 家長的批評應針對孩子的行為, 而不是人格, 並應該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行為方式。 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看你根本沒在寫作業, 但八點以前你必須把所有功課寫完。 ”必要時, 父母還可以強調一下這種錯誤行為的後果。 如:“如果你不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 就趕不上看你最喜歡的動畫片了!”

黃小業是一名高一男生, 從小就很聰明, 自尊心很強。 望子成龍的母親相信, 只有嚴厲管教才能讓孩子學有所成。 但是, 小業從小學開始就很愛撒謊, 常常蹺課去上網。 每次母親都會嚴厲責駡他:“你這個沒用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的!”小業到初中後成績更是一路下滑。 現在母親最擔心的是,

Advertisiment
孩子沒有學習自覺性了。

提起學習和生活, 小業顯得很痛苦。 他說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 媽媽事事都要管教他。 他拼命想擺脫媽媽無止境的唆和批評, 成功的喜悅對他來講是種非常難得的享受。

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出息與否, 要從長計議, 不要一棒子打下去, 把孩子看扁了。 否則, 父母對孩子的否定, 會讓孩子從小在“一錘定音”的消極定論中喪失勇氣和鬥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