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知道:別忘了我們曾經也是孩子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老師一定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是兒童, 否則就很難理解孩子。 其實, 家長也是這樣, 在要求孩子怎樣怎樣時, 一定不要忘了我們曾經也是孩子, 回想一下我們童年的喜怒哀樂, 我們的不完美, 我們怎樣在不斷的犯錯和不斷的改正錯誤中成長, 就可能對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和寬容。

前一段時間, 在齊魯晚報組織召開的“關注兒童健康成長”論壇上, 不少知名小學的校長就現階段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表示了擔憂, 如果這種狀態不受到重視, 就很可能會因為家長和老師的原因對孩子心理形成傷害,

Advertisiment
這種創傷更難彌補。 別看學生年齡不大, 他們的心理卻非常複雜, 特別是十歲左右的孩子, 正是身體和心理發育的年齡, 一旦心理受到打擊, 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孩子年齡雖小, 但很多都有心理問題, 不少省市都發生了小學生自殺的事情。 現在學生的生活明顯比以前優越, 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不用操心了。 可是社會卻忽視了兒童的精神需求, 孩子從小就被逼著幹這幹那, 家長和學校都盯著孩子的分數, 孩子們生活得並不快樂。

現在的孩子太可憐了, 課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同學關係緊張和家長們不恰當的管教方式等極易造成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老師和家長往往帶著功利的目的盯著孩子的學習,

Advertisiment
學習不再是快樂的求知過程, 學生在被迫與無奈之下, 在老師和家長的驅趕之下學習, 每天睡眠時間普遍不足;還有的孩子本身就性格內向、孤僻, 不善於和別人交流, 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 而家長、老師又沒能加以引導;還有很多家長每天忙於工作, 整天半夜才回家, 與孩子交流不夠, 更沒有時間教導孩子, 卻對孩子要求很苛刻, 不允許孩子執行自己的要求時有任何偏差, 這種種情況都會造成孩子出現抑鬱心理。

要培養孩子樂觀寬容的性格, 家長和老師本身就應該有樂觀和寬容的性格, 要注意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 不要把眼睛只盯著分數, 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 不要過度縱容孩子或是太過苛求,

Advertisiment
即使有苦惱也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發洩, 更不要指桑駡槐, 把怒火發到孩子身上。 除了積極照料孩子的生活, 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外, 還要特別注意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為孩子創造一個親密、融洽、溫馨的家庭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