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人都有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表現出攻擊性行為的時候, 當這種情形發生在孩子身上時, 他們其實是借著這種憤怒和反抗的行為, 宣洩心中的不滿情緒。 父母若能在事前感覺出子女的反應, 就能防範于未然, 適時排解孩子內心的不滿情緒。 要處理孩子的不滿情緒必須掌握兩大原則, 一是要正視孩子的需求, 二是要儘量避免與盛怒中的孩子正面衝突。

要避免與盛怒中的孩子正面衝突, 可以用以下方法, 例如, 讓他們的憤怒、不滿情緒能痛快地發洩, 或先接受他們的抗議, 好讓他們的情緒可以暫時得到平靜。

Advertisiment
等到孩子的情緒平靜後, 再試著對他們解釋事情的真相, 讓他們自行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並讓他們瞭解父母完全以他們的利益為重, 如此一來, 孩子的憤怒、不滿情緒也可以隨之化解。

給孩子抱怨的機會, 也是消除孩子憤怒、不滿情緒的良方之一。 俗語說:“最懂傾聽的人, 才是最擅於說話的人。 ”不過, 在此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最懂得傾聽孩子訴說的父母, 才是最厲害的教育專家。 \"專心傾聽孩子說話, 不但是瞭解孩子的最佳途徑, 也是增進親子關係最簡捷的方法。

的確, 孩子們所抱怨的事情, 在父母聽來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 但在孩子眼中, 卻都是非常重要的, 是他們單純的生活中最重大也最嚴重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許多父母總是等到孩子出事後, 才開始重視孩子所說的事, 才恍然大悟, 原來那些自己認為毫不重要的小事, 卻是把子女逼上絕路的大事, 只怕這時的懊悔可能為時已晚。

根據親子專家的調查研究顯示,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抱怨父母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不把他們的感受當一回事。 例如, 當孩子要求擁有屬於自己的書房時, 父母通常以“爸爸也沒有書房’’為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 其實孩子此時不一定是在表示非得擁有自己的書房, 他們真正想表達的, 也許只是想告訴父母自己的讀書計畫, 或想讓父母知道, 他們不希望做功課時經常受到干擾, 但父母連這點訴說的權利都不肯給他。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