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人來說,
和朋友的關係以及友誼的形成是表示一個人是否適應社會,
是否成熟的標誌。
作為孩子就更要從小學習結交小夥伴。
一周歲多到兩歲的孩子, 雖然很少在一起玩, 但他們喜歡注視彼此的活動, 也喜歡彼此靠近。 不過多數情況下, 依然是各玩各的。 甚至3歲的孩子, 彼此間的交往也是短暫的, 往往是兩三個人接觸一下, 很快又各自玩耍。 研究材料表明:約有70%的3歲小兒都喜歡個人遊戲。 父母最好能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遊戲場所, 引導他跟別的小朋友玩。 但是, 一定要在自願的基礎上。
孩子參加群體活動,
Advertisiment
在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中, 出現困難的往往是獨生子女。 某些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使他比較喜歡支配別人, 因為他在家裡稱王, 父母親和祖父母親什麼都得依他, 使他學會了專橫。 這個特點帶到孩子群中, 就很難被集體接納。 因為誰也不喜歡一個專橫的人來發號施令。 於是, 這個專橫的孩子就會產生另一個偏向,
Advertisiment
還有些獨生子女自以為了不起, 看不起別人, 常常從一言一行中流露出對別人的輕蔑, 這當然會引起別的小朋友的不滿, 從而影響彼此的關係。 對這個問題, 父母們應該培養孩子這樣一種品德, 多看小朋友的長處, 即使對方不如自己, 也要熱情幫助。 寬容大度是建立友誼所必需的, 不能容人的孩子, 是難以交上朋友的。
另外, 有些孩子太“拔尖兒”。 爭強好勝當然不能算是缺點, 但太“拔尖兒”就不好了。
Advertisiment
有些父母往往有意無意地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朋友, 限制孩子的自由交往。 當然, 這些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 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等等。 這樣做等於父母們代替了孩子的思維, 代替了他們分析, 代替了他們去和夥伴“算帳”, 這樣做的結果無疑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孤立的地位, 而且使孩子產生依賴性, 覺得有父母的堅強後盾, 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回到父母身邊, 尋求庇護。 這對孩子增長交友方面的知識是極為不利的。
Advertisiment
父母是應該幫助孩子的, 當孩子在交友期間, 受到冷遇排斥時, 父母應該及時發現, 給予關心, 並且從實際出發, 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 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夥伴, 孩子也只有在通過自己獨立結交朋友的過程中, 才能增長才智!
我們的研究表明:幼兒同伴交往分為受歡迎型兒童、被拒絕型兒童和一般型兒童。 受歡迎兒童情緒穩定、不激烈、活動的強度和速度適中, 即不過分愛動, 也不過分安靜。 反應快, 敏捷、接受新事物快, 適應性強, 與人交往靈活。 堅持性強、注意力不易分散;被拒絕型兒童特點為情緒不穩定、愛衝動、情緒穩定, 其活動的強度大、速度較快, 特別好動, 感知他人方面反應性習得較低,
Advertisiment
“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涸?”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經這樣問他的弟子:孤零零的一滴水, 論份量只能以毫克計, 論體積也微乎其微, 其壽命能有幾何?弟子們回答不出來。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裡去。 ”是的, 一滴水的壽命是短暫的, 但當匯入海洋, 與浩瀚的大海融為一體時, 它就將獲得永生。 一個人也是如此, 他必須能融合於集體、社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幫助孩子學會建立友誼, 無疑給心愛的小天使插上了翱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