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課堂:早教應該這樣教!

自己做

我家寶貝現在2歲8個月了, 從很小就培養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她也很懂事, 很多事情她都搶著做, 但問題是如果她要做的事情沒讓她做, 她就會很生氣地發脾氣, 必須把已經做過的事情恢復成原樣, 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3歲是寶寶進入第一反抗期的階段, 寶寶喜歡探索, 更喜歡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家長不允許寶寶去嘗試他就會很不開心, 而且還會和家長對著幹。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興趣與探求, 要多觀察和陪伴孩子,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不對時,

Advertisiment
不要責怪孩子, 以免傷害孩子自尊心, 同時, 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參與, 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嘗試挫敗後的沮喪和成功的喜悅,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第一反抗期。

抵抗誘惑

寶寶今年4歲了, 每次帶他去逛街或者去玩, 他見到商店裡的東西都想要, 如果不給他買就會大哭大叫, 怎麼勸都不聽。 我該怎麼教育他, 讓他面對誘惑時能夠比較冷靜呢?

4歲寶寶還不太懂什麼是誘惑, 他只是好奇而已, 家長如果能在平時培養孩子養成購物有度的好習慣, 孩子就不會出現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讓家長很尷尬的局面。

首先, 對孩子不要過分溺愛, 提出的要求不要一味的滿足, 要把好度;其次, 培養孩子說話算話的優良品質, 例如,

Advertisiment
去商店前先和孩子商量好, 每次去商店只能選擇一件他自己喜歡的物品;最後, 如果孩子大喊大叫時, 家長要冷處理, 默默地陪伴他, 當孩子稍冷靜時, 再和他講你們出門前相互的承諾, 讓孩子明白自己做事自己要負責,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義務感。

專注力

我的兒子已經5歲了, 但我發現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心不在焉的, 總是會走神, 也沒有耐心去完成一件事情, 如何去培養他的專注力呢?

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規律是年齡越小時間越短:2歲兒童為7分鐘;3歲兒童為9分鐘;4歲兒童為12分鐘;5歲兒童為14分鐘。

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孩子做事時, 家長不要去打擾他, 比如孩子把書本拿倒了在翻看, 家長不要阻止孩子,

Advertisiment
隨孩子自由的去翻看, 待14分鐘後家長和孩子一起互動, 講書裡的故事, 讓孩子看圖說話, 家長順便可引導孩子調整書的正反, 孩子慢慢就會養成一種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第二、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安靜的讀書環境, 讓孩子能自由自在的去看書、做事。 第三、發現孩子稍有進步, 家長要及時給與鼓勵, 以增強孩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孩子最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請記住:5~10歲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最佳時段。

面對死亡

有一天, 4歲的女兒跟我說:媽媽, 亮亮說最疼他的爺爺死了, 永遠都看不見爺爺了, 他好傷心!媽媽, 你會死嗎?我怎麼讓這麼小的孩子面對死亡呢?

雖然4歲的寶寶對死亡的概念還不清楚, 但卻很敏感,

Advertisiment
看到小朋友失去了爺爺很傷心的樣子, 對死亡產生了擔憂和恐懼感, 急切的想從媽媽那裡找答案。

首先, 我們要很輕鬆的告訴孩子:死亡就是離去, 離去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

其次, 可以告訴孩子;你們一出生的時候就經歷過一次離去, 你們是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九個月, 後來你們在裡面除了游泳沒有其他好玩的了, 所以, 你們離開媽媽的肚子, 來到了這個有太陽、有月亮、有星星的世界, 你們體驗了第一次的離去, 亮亮的爺爺也是離開了這裡, 到了另一個世界去和其他家人團聚去了, 這樣和寶寶說清楚, 寶寶就不會對死亡感到恐懼和擔憂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