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需要注意的10種言行

1、當孩子到了入托兒所、幼稚園的時候, 正是讓孩子系統地參加集體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社交能力的時候, 作為家長, 應該讓孩子體驗到入幼稚園和在家裡一樣親近。 可是有一部分家長常用上幼稚園作為對孩子的懲罰手段,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常會說:“不聽話就送你去幼稚園, 再不聽話就把老師叫來。 ”這種暗示猶如告訴孩子, 去幼稚園像受懲罰一樣。

2、每天, 當家長下班後去幼稚園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時候, 而孩子的心情也在這個時間段特別好, 可是有些家長卻沒有很好地掌握這個和孩子交流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例如在這個時候, 你完全可以問問孩子:“今天在幼稚園你發現了什麼?”或者問:“你今天掌握了什麼本領, 學了哪些東西?”遺憾的是我們有些家長只會問孩子:“你今天吃的什麼菜?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等等, 只著重于孩子物質養育而忽略了精神養育。

3、“揠苗助長”, 一心想讓孩子早日成為“神童”, 強迫性的、枯燥地要求孩子早些識字認數、背唐詩, 卻忽略了該年齡段孩子想像力的培養和發揮。 因為在3歲前, 幼兒主要是印象記憶, 不是理解記憶, 可以在生活當中讓幼兒不知不覺的掌握一些文化知識, 但不要做過多的解釋和強迫。

4、“越俎代皰”是一些家長急於求成的心態。 不顧孩子的發育規律和年齡特點, 不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Advertisiment
而是為了讓孩子達到完美, 搶著幫他完成一幅作品等等, 這些常表現在幼兒的一些競賽活動或參與節目中。 這樣容易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或養成貪大喜功的心理。

5、孩子不好好吃飯, 有些家長感到束手無策, 常採用遷就或訓斥的手段, 一是追著孩子跑東跑西地餵飯, 二是大聲地訓斥或嚇唬。 雖然孩子的嘴巴動了, 可是眼淚也下來了, 咽一口飯噁心一次, 父母也不再忍心逼他吃了。 其實, 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嬰兒吃輔食就要養成, 孩子就餐時應排除一切外界干擾, 不能開著電視或聽音樂, 或跑到陽臺、戶外等地方餵飯。 當孩子會拿小勺吃飯時, 家長就應該放手讓他自己吃, 家長可以陪在旁邊一起吃,

Advertisiment
幫助孩子進食, 就是他撒了一桌飯菜也沒有關係。 還有, 在進餐時, 無論飯菜的品質如何, 成人都不要在飯桌上評論飯菜, 要給幼兒一種積極的暗示, 以免其養成厭食的習慣。

6、外出時, 孩子不願走路, 要家長抱, 是家長比較煩惱的一件事, 有的家長嚇唬孩子讓員警來管, 員警在孩子的心目中便成了不可愛的人。 當孩子不願走路時, 你可以引導他:“小鳥自己飛、小魚自己遊、小兔自己跑、小朋友應該自己走, 你為什麼要抱呢?”這樣的引導, 既會讓孩子對自己走路感興趣, 又會給他一個驚奇。

7、還有一種消極的暗示非常不好, 那就是對某些脾氣不好的孩子或不能滿足孩子要求時, 父母當著他的面說:“沒辦法, 我這孩子長得是‘雙頂’, 脾氣就是強。

Advertisiment
”這無形中給孩子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他會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 “雙頂”愛發脾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當孩子無理要求或發脾氣時, 你應該採取不予理睬的手段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當你不睬他時, 無論他怎樣哭鬧或在地上翻滾, 你都不要理睬, 更不要偷看他或偷偷地笑等。 無論時間長短, 他覺得哭鬧沒有用時, 便會自行好轉。

8、“溺愛”往往會“淹沒”孩子, 具體表現是過分在物質上給予滿足, 例如去速食店吃肯德基或漢堡包, 父母總是給孩子買上一大堆, 自己卻陪在一旁看他吃, 最多啃啃孩子吃剩的骨頭等。 而孩子卻只顧自己吃, 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會變得狹隘、自私、冷漠、任性, 為他今後走入社會帶來很大的障礙。

Advertisiment
正確的做法是把他當做家庭普通一員, 共同進餐。

9、不能正確引導、教育幼兒的“抗挫能力”, 而常常是“誤導”。 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 總是責怪別的孩子;摔跤是由一塊磚頭引起的, 家長就會去“打磚頭”;如果是桌子

弄破了孩子的手就會去“打桌子”, 這樣做的效果是孩子不能正確地看待挫折, 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10、家長常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說悄悄話, 而當孩子詢問“你們在說什麼”時回答“這不關你的事”等等。 有些家長常常刻意對孩子說:“這衣服(或玩具)外公外婆給了你這麼多, 爺爺奶奶小氣死了, 只給你這麼一點。 ”這樣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心胸狹小, 缺少豁達向上的精神。

文/淑 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