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需重視 兒童進食障礙的4大表現

據調查發現, 兒童患進食障礙的概率要高很多。 現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餵養方法不當, 都可能導致孩子依賴過度、執拗任性, 憑興趣進食、缺乏溫暖等, 最終形成心理衛生方面的問題, 導致進食障礙的發生。

Advertisiment

進食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厭食:厭食是食欲抑制的嚴重形式。 兒童厭食的發生與內外環境的影響有關。 如正在進食時, 發生一些不快的事或聽到不愉快的聲音, 可引起食欲抑制, 甚至厭食。 最突出的是, 在兒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種嚴重的以厭食為特徵的進食障礙, 在臨床上稱為神經性厭食。

這是一類故意節食使體重明顯減輕的進食障礙。 這種毛病最常發生於青少年女性。 起初, 患者擔心自己身體發胖, 有的人身體已明顯消瘦時還以為自己太胖, 因而主動控制自己的食量, 或採取過度運動、引起嘔吐、腹瀉等方式以減輕體重。

Advertisiment
嚴重時可使體重減輕25%以上, 最終引起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 儘管本病的確切病因不明, 但許多學者認為心理社會文化因素與本病有明顯關係。 這可能與近幾十年來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條有關。

2、偏食:偏食是指孩子只喜歡吃某些食物,

Advertisiment
而不吃另一些食物。 兒童偏食與家長和周圍人的飲食習慣, 以及大人日常對食物的評論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惡印象有關。 如有的家長自己就有嚴重的偏食習慣, 甚至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 還有些家長只重視給孩子補充蛋白質, 而忽略了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

造成小孩偏食的另一原因是家長不懂兒童營養的基本知識, 為孩子準備的膳食很單調, 單調的食物多次重複, 對兒童的神經系統造成不良的刺激, 即便是小孩愛吃的食物, 吃得過多, 也會產生厭惡感, 從而造成偏食。

Advertisiment

3、異食癖:異食癖是指持續性的咬食非營養性物質, 如泥土、汙物、石頭及紙片等, 可導致鉛中毒、腸梗阻、腸道寄生蟲病等併發症。 異食癖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異常, 多見於精神發育遲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腸道寄生蟲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現短期異食行為。

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可能出現異食, 例如有的學生, 每天放學回家,

Advertisiment
總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 吃得津津有味, 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適或情緒不安。 但過了青春期以後, 這種異食行為便可自動消失。

4、貪食:貪食症是指發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時間內大量進食。 貪食症患者有難以遏止的攝食欲望, 至少每週發作兩次, 每次均大量進食,若得不到進食機會便心慌意亂,坐立不安,訴述強烈的饑餓感。有的患者每天進食7~8次以上。由於能量過剩,患者體態多肥胖。這類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發胖,常以引吐、導瀉或間斷進食等方式來消除進食過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與願違,許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進食障礙的預防要從孩子開始,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進食習慣和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這一點也是家長必須重視的問題。

每次均大量進食,若得不到進食機會便心慌意亂,坐立不安,訴述強烈的饑餓感。有的患者每天進食7~8次以上。由於能量過剩,患者體態多肥胖。這類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發胖,常以引吐、導瀉或間斷進食等方式來消除進食過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與願違,許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進食障礙的預防要從孩子開始,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進食習慣和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這一點也是家長必須重視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