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小兒常見的骨感染性疾病, 經血循環感染。 嚴重者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若不及時正確治療, 則可釀成慢性骨髓炎、病理骨折或骨缺損、骨不連接等後患。
然而急性骨髓炎中有一種特殊類型, 稱為嬰兒急性骨骺骨髓炎, 顧名思義, 它發生在嬰兒, 80%為2個月以下的嬰兒, 特別是新生兒。 主要累及骨骺(位於長骨的兩端)。 到目前為止, 國內外對骨骺損害的修復尚束手無策。 但骨骺是小兒骨骼生長發育的組織, 遭到炎症損害, 既影響肢體發育, 又會出現相應的畸形, 可見此型骨髓炎後果十分嚴重。
Advertisiment
1980年以來對本病做了系列研究, 研究了小兒急性骨髓炎分型、發病機理和病理演變規律, 探討了本病常見的後遺畸形——股骨頭缺損和病理性髖脫位的早期治療方法, 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病的臨床特點為:①好發生於股骨(約占71%), 尤其在其上端, 因此髓關節是常見的部位。 43%併發化膿性關節炎, 因骨骺就位於關節內, 因此新生兒患化膿性關節炎時要考慮到本病的可能。
Advertisiment
嬰兒比成人及兒童易發生骨骺骨髓炎,
Advertisiment
為了挽救股骨頭缺損和病理性髖脫位這一常見的後遺畸形, 我們根據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的原理, 即股骨頭位於髖臼之內, 則髖關節才能生長發育, 否則不僅股骨頭不發育, 髖臼也會逐漸變淺、甚而消失, 設計了于嬰兒期進行股骨頸或粗隆關節成形術。 這種手術既可恢復髖關節的形態, 又維持了大部分的關節功能, 可明顯地改善跛行, 為關節再建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實踐證明, 重定後髖關節負重可以加速肢體長度的生長, 甚而在年長後不必再行肢體延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