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實用性育兒策略 爸媽千萬別錯過

許多時候, 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策略, 更多的是要關注于當面對孩子的時候如何反應以及要做什麼或者是說什麼, 而不是只是想著如何對孩子照顧有加。 幸運的是, 有許多非常實用的常識性的策略, 是能夠為培養快樂健康的寶寶奠定一定的基礎的。

養育幼兒是沒有時間準備的

那麼, 你是如何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呢?有的人認為, 這意味著要用一生的時間來為其提供所需。 請用一分鐘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為了結婚, 你需要拿個證, 而且通常情況下還要進行婚前諮詢。 你為婚禮花費了數以萬計的費用,

Advertisiment
還用了不計其數的時間來籌備它。 傳統的婚禮誓言就是無論貧窮富有還是生老病死, 你都會和所愛的人相守一生。

作為父母, 你不需要拿到任何資質, 也無需進行任何諮詢。 此外, 在你為人父, 或者為人母之前, 也幾乎沒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做充分的準備的。 所以, 你只需要深呼吸,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面對任何情況都要冷靜, 像處理日常瑣事一樣面對所有的問題。

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當孩子處在可以做出一些選擇的情況之下的時候, 例如玩耍、穿衣服或者是吃零食, 要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做選擇。 在孩子剛剛開始他的人生的時期裡, 為其提供一些簡單的獨立的機會。 比如說, 可以詢問孩子是想穿那件帶有恐龍圖案的黃色T恤還是要穿那個印有牽引機圖案的藍色T恤呢?這樣做並不是在教他為自己考慮,

Advertisiment
而是正在給予他一種屬於自己的能力意識。 務必要在你允許的情況下, 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選擇機會。

注意與孩子交流的方式

如果你想讓孩子就你期待的問題而給出答案的時候, 那麼千萬不要去以提問的方式來說出這個問題。 如果你問“你準備好洗澡了嗎?”而這時候你的孩子正玩得起勁, 那麼他肯定會很堅決地回答“沒有”。 在這種情境下, 你就會容不得孩子再多說什麼而強行讓他去洗澡。 問題是, 這樣不但沒有解決這種狀況, 反而會讓你自己陷入很被動的地位。

言語和行動並行

當你指給孩子一個方向或者給他一個警告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只需要重複一次, 然後就要採取行動了。 不要只是在情況變得惡化是時候還一味地坐在那裡說。 要讓孩子知道你做事情的原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