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媽媽可能恢復工作, 即使全職, 也依然會有很多家事需要忙碌, 不太可能做到隨時隨地全身心陪伴寶寶。 而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而言, 就可能在媽媽不在身邊或忙於其他事情時, 感覺到沒有媽媽陪伴的孤獨。 因此, 心理學家認為在媽媽陪伴和寶寶獨處之間, 要有一個過渡的空間。 也就是需要一個人擔當一個過渡陪伴者的角色。 替代媽媽給予寶寶一定的陪伴, 營造一個安全溫暖, 對外界刺激有一定控制的環境, 幫助寶寶在這個環境中, 逐漸成長, 慢慢學習離開媽媽尋找自我。
Advertisiment
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寶寶在3歲左右入園初期, 離開媽媽時, 都會依戀一個安慰物, 比如小毯子、毛絨玩具等。 這個安慰物其實也是前面提到的過渡陪伴者的一種形式。 寶寶把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了對安慰物的依戀上。 往往你會發現, 在幼稚園裡有安慰物的小朋友, 比起沒有安慰物的小朋友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會更強。
Advertisiment
但是, 並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能順利地發展出一個過渡物, 沒有發展出過渡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寶寶和父母的關係過於緊密, 父母日常對寶寶的照顧過於精細, 投注了全部的注意力。 對這樣的寶寶來說, 入園與媽媽分離的焦慮就會變得十分劇烈, 適應新的環境就會比別的小朋友更艱難。
而如果在寶寶的家中有一個寵物的話, 媽媽平曰裡勢必會分散一些情感和關注在寵物身上。 而當遇到媽媽去短暫忙家事、不能陪伴寶寶的時候, 寶寶與寵物之間的交流也會讓寵物暫時充當了過渡陪伴者的角色。 讓"媽媽離開"這件事變得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