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媽容易忽略的五個育兒小妙招

妙招一-寶寶應儘早學會用杯子喝水

研究表明, 寶寶長期頻繁使用奶瓶可導致齲齒。 兒科醫生建議, 最好讓寶寶早一點開始嘗試用水杯喝水。 用水杯喝水可減少奶瓶性齲齒的機會, 同時對寶寶肌肉發展、身體發育及認知能力有提高作用。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 使用杯子喝水的邏輯時間是當他們開始食用固體食物。 雖然6個月被認為是寶寶從奶瓶過渡到水杯的最佳時間, 但是寶寶總要有個學習適應的過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寶寶5個月時, 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熟悉杯子, 為用杯子喝水做準備。

Advertisiment
到了6個月時, 可以試著讓他用杯子喝水。 剛開始可以讓寶寶雙手端著杯子, 爸爸媽媽幫著往嘴裡送。 當寶寶拿杯子比較穩當時, 可逐漸放手讓他自己端著杯子往嘴裡送水, 要注意杯子中的水量要由少到多。 這樣下來, 基本上到8個月時, 寶寶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

妙招二-給2歲寶寶的益智玩具

積木塊:積木幾乎適合所有的寶寶, 針對不同的年齡段, 還可以選擇不同難度的積木。 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 比較大的、質地較輕的積木塊是最好的。

鏡子:寶寶們喜歡看自己。 小一點的寶寶可能不會意識到鏡子中的小人兒就是自己, 他只是對鏡子中的小人兒感興趣, 因為鏡子中的人和他在做同樣的動作。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Advertisiment
開始發展自我意識, 鏡子可以成為一個更有意義的玩物。 但是鏡子屬於易碎品, 所以要確保安全性。

圖畫書:堅固而柔軟的“撕不破”圖畫書是理想的選擇。 寶寶可以邊聽爸爸媽媽講書中的故事, 邊看書中的插圖, 這能夠促進語言理解能力, 還能夠增進詞彙量。

音樂玩具:2歲以下的寶寶對玩具的探索欲望是很強烈的, 音樂玩具還能夠説明他瞭解因果關係。 寶寶會發現, 當按下某一個按鈕, 就會響起音樂。 如果寶寶已經有了較好的手眼協調能力, 玩具小鋼琴、玩具鼓都是很好的玩具, 可以幫助2歲以下的寶寶瞭解音樂。

妙招三-寶寶夏季出生【學校教育或處劣勢】

如今, 教育開始成為父母選擇受孕時間的決定性因素。 雖然學年的截止日期根據國家而異,

Advertisiment
但通常介於8月的最後一周或9月的第一周之間。 有些家長看到了這些優勢, 如果他們的孩子在同年級孩子中年齡較大, 那麼他們在上學前就有多幾個月的生活體驗。 或許多數人覺得這沒有多大差別, 但很顯然, 一些研究已經證明我們的想法錯了!經濟學上的一篇報告文章討論了“為什麼出生在夏天的孩子相對于稍大的同齡人可能會處於劣勢”。 按照其說法:“7歲孩子所在年級的老師認為, 夏天出生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相比, 學習成績低於平均水準的可能性要高出二十到三十個百分點。 而這些孩子在學校不開心的可能性高出7個百分點, 受到欺淩的可能性也達到了6個百分點。 ”報告並非在嚇唬女性遠離夏季產子,
Advertisiment
但瞭解不同月份出生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顯然具有有一定意義。

妙招四-孩子缺鐵【補鐵有妙招】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建議, 1~4歲的孩子, 每天需要7毫克的鐵來維持身體發育。 兒童健康所資料顯示, 引起幼兒缺鐵性的風險可能來自非含鐵配方奶粉代替母乳, 或者沒有食用含鐵的嬰兒谷類食品。 孩子缺鐵的症狀包括皮膚蒼白、容易疲勞、心跳加速和易怒。 父母可以通過專業醫生進行快速血液測試, 來確定孩子的血液中鐵含量是否讓人擔憂。 如果孩子體內缺乏鐵元素, 可以在他的飲食中添加各種富含鐵的食物。 早餐麥片、乾果(確保乾果是粉碎後的, 以避免窒息的危險)中富含鐵。

Advertisiment
豆類、扁豆、菠菜及其他深色綠葉蔬菜、豆腐、雞蛋、金槍魚、三文魚也都是富含鐵的食物。

妙招五-吃糖減頻不減量【孩子沒蛀牙】

口腔醫生告訴爸爸媽媽, 不要過分限制孩子對糖分的攝入, 畢竟糖對於人體的整體發育是有重要作用的。 嬰幼兒時期是大腦和神經發育的關鍵期, 此時如果缺少了糖分, 孩子生長會受限制。 糖果, 尤其是硬糖、可嚼糖等, 對於牙齒的危害還是比較大。 如果孩子吃糖過於頻繁, 或者吃完糖後不漱口, 糖分就會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內, 導致口腔一直處於酸性環境, 這給齲齒的生長提供了溫床。 因此, 父母還是需要限制孩子吃糖, 不過不是量, 而是次數。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隨身攜帶一個口袋, 告訴孩子, 想吃糖果時,就把糖果放到口袋裡,等到糖果攢到一定數量時一起吃,吃過糖之後要及時漱口。這種辦法既不會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在阻止自己吃糖,又降低了吃糖果的頻率,起到了預防蛀牙的效果。

想吃糖果時,就把糖果放到口袋裡,等到糖果攢到一定數量時一起吃,吃過糖之後要及時漱口。這種辦法既不會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在阻止自己吃糖,又降低了吃糖果的頻率,起到了預防蛀牙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