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因為寶寶的生理性彎曲而庸人自擾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的腿不直, 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寶寶是O型腿, 殊不知, 小嬰兒的小腿呈“O”形, 是“生理性彎曲”, 這和寶寶會站會走以後因為患有佝僂病的“O形腿”完全不同。 專家指出, 所謂的O型腿是指兩側對稱的膝內翻, 小寶寶的小腿通常較短胖, 所以其內弓的幅度會看起來更明顯。 而這種膝內翻的程度, 在小朋友走路時會更覺得像O型腿。 但其實, 家長不必對此過於擔心, 二歲以前見到兩側對稱的膝內翻, 大多為生理性O型腿, 對每個小朋友而言, 隨著不同年齡的成長,
Advertisiment
出現何種情況需要帶O型腿的寶寶看醫生當然, 對於2歲前的寶寶, 如果在社區醫院的例行檢查中被確診為O型腿或是佝僂病, 那麼這種O型腿就是病理性的, 需要盡速找出原因, 改變飲食習慣, 可多吃含鈣食物、補充維他命D、多曬太陽、勤於運動等方法, 都有助於改善。 此外, 若是腿彎得太厲害時, 可考慮以手術來矯正。 但大多數的寶寶其腿的彎曲是屬於正常範圍, 不需特別治療, 只要多注意觀察即可。
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 如果兩腿的彎曲照以前還沒有明顯改變, 那麼就該考慮這是病理性的O型腿了。
Advertisiment
二、寶寶O型腿的家庭矯正方法
O型腿的家庭矯正方法除了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 家長還可以幫助寶寶進行以下練習:
夾書本法。 兩腿夾書本, 坐在椅子上, 兩腿伸直、夾緊, 在踝關節上部(小腿下部)夾一本厚薄適宜的書,
Advertisiment
抬腿法。 平躺, 雙足曲起, 小腿與大腿成45度, 臀部抬起, 使上身與大腿成一平面。
壓腿法。 弓步側壓腿, 一腿壓30次, 交替各進行2次。
倒走法。 向後邁步走, 注意要腳跟先著地, 路線走直。 每次走八步。
杠鈴法。 肩負適合重量的杠鈴, 兩腿分開約同肩寬, 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於90度), 然後快速夾腿直立, 1組做8~10次, 共做4~6組。
蹲起法。 兩腳及兩腿併攏, 俯身站立, 雙手扶膝, 做往裡推夾的動作(兩腿不要分開), 接著做下蹲與起立動作1次, 再做向左與向右轉動膝蓋的練習1次, 如此反復, 每15次為1組, 共做3組。
小編總結:2歲以前見到兩側對稱的膝內翻, 大多為生理性O型腿, 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