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20%的哭鬧源自腸道不適

你是否也曾被寶寶的哭聲鬧得身心俱疲呢?是不是每次寶寶突然放聲大哭都會措手不及呢?其實, “哭聲”是寶寶和媽媽的交流語言, 是寶寶以他自己的方式——哭聲來對周遭環境做出反應, 比如“我餓了”、“我困了”、“我尿尿了”等。

有些寶寶哭鬧是因為他有需求了, 但還有一些寶寶哭鬧則需要引起媽媽警惕。 據研究表明, 正常寶寶平均每天哭鬧2個小時以上, 寶寶的哭鬧中, 20%以上的哭鬧竟是源自寶寶腸道不適, 也就是說, 寶寶三歲之前可能會因為腸道不適而哭鬧438個小時。

寶寶腸道不適引發哭鬧的常見因素

Advertisiment

腸絞痛

新生寶寶的腸道非常脆弱, 3~6周新生兒發生腸絞痛的幾率會比較大, 寶寶哭鬧時, 臉會漲紅, 下肢會蜷縮依偎, 這種情形常見於下午及夜間。 寶寶哭聲比較尖銳, 困意全無。 這時, 媽媽可以抱起寶寶, 有規律地、輕輕地搖一搖, 或用溫毛巾放在寶寶胃部、唱唱歌、洗個溫水澡等, 都可以有效舒緩寶寶的不適感。

脹氣

寶寶的腸道發育尚未完善, 百天之內的寶寶經常會出現脹氣, 因此民間有“新生兒百日哭”的說法。 當寶寶發出類似英文中“air、air、air”(肚子裡有空氣)的聲音時, 又伴隨著身體彎起來, 把腳彎向胸部曲著的姿勢, 代表著他的肚子有脹氣。

拉稀、便秘

如果寶寶是混合餵養, 寶寶很容易經常出現無規律陣發性哭鬧、吐奶、排氣多,

Advertisiment
排便次數多且大便稀, 或者是便秘, 寶寶不願意拉便便, 或者一邊拉便便一邊哭, 這都暗示寶寶腸道出現問題了。

雖說寶寶哭鬧是正常的, 但如果寶寶長期因腸道不適而哭鬧, 就會影響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所以寶寶哭鬧也是在提醒媽媽:寶寶腸道或許出問題了, 需要及時優化!

腸道關鍵營養素——膳食纖維

在日常餵養中, 優化寶寶腸道並非一定要依賴於藥物, 日常的膳食補充即可為寶寶腸道補充專門的營養素——膳食纖維!作為人體第七大營養素, 膳食纖維的重要性並未被大多數媽媽所熟知, 原因在於日常飲食中的果蔬粗糧攝入是可以補充膳食纖維的。 但專家同時提醒, 國人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僅達推薦值的33%, 遠遠未滿足推薦攝入量,

Advertisiment
所以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優質水溶性膳食纖維, 例如維他纖維, 從而幫助寶寶360°全面優化腸道健康。

相比有益菌的補充, 膳食纖維能夠通過物理作用優化腸道, 更加安全和有效。 對寶寶成長而言, 膳食纖維極強的吸水性能夠吸附腸道中的水分, 增加大便的體積和軟度, 促進腸道蠕動, 減少便秘;同時, 膳食纖維在寶寶腸道內酵解生成短鏈脂肪酸, 可作為有益菌的食物促進益生菌定植, 維護腸道菌群平衡。 腸道的全面健康更能夠幫助寶寶消化吸收, 優化營養攝入。

學習理解寶寶的“交流語言”, 是育兒過程中的關鍵一步。 全面建立寶寶腸道的健康狀態, 能夠減少寶寶因腸道不適而哭鬧的幾率, 杜絕更加危險因素的出現,

Advertisiment
讓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