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生的寶寶對知識有著一種積極, 如果家長引導的好, 那對寶寶的幫助是巨大的, 不過你的孩子從3個月開始早教會不會太早?寶寶3個月該從哪些方面教育?
早教, 越早真得越好嗎?
在生活中, 有一些孩子會早早的就表現出在某方面的天分。 通常, 父母們會非常樂於見到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方面“稍稍”領先于其他孩子, 而大多數父母也會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比如購買大量玩具、音像製品、早期讀物。 所以,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很小就開始閱讀、學習說話、學習游泳、學習分辨顏色等等, 不一而足。
Advertisiment
對零至一歲寶寶進行智慧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供視覺刺激
家長可以在寶寶搖籃的四周貼些圖片, 並經常更換, 來促進孩子的用眼興趣。 當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時, 就會拉扯這些圖片, 好像他能把圖片上的人、景物拉出來似的。 也可以將小床的圍欄油漆得鮮豔些, 或者買一些純白或光亮的欄杆, 用剪成小塊的氈製品、彩色廣告紙裝飾一下, 再把小床圍起來。 懷特博士指出, 寶寶對人類臉部的注意最多, 所以, 不妨把紙片剪成圖形, 畫上人臉的大概特點, 寶寶就會長時間地注視著這些圖案。
Advertisiment
二、提供聽覺刺激
寶寶的聽覺很好, 父母、保姆最好經常與他聊聊、哼哼歌。 也許你還記得幼時媽媽哼的催眠曲。 如有興趣不妨將這些輕柔、寧靜的曲子記錄下來在照料孩子時你就可以經常隨口哼哼。 聲音、音調、節奏的變換是轉移煩躁不安的寶寶的絕妙辦法。 同時也可以將一些適合寶寶的流行歌曲記下來。 例如一個正劈劈啪啪地拍打著洗澡水的寶寶聽到進行曲會更加活潑、有勁。 父母也可以自編育兒曲只要有創造性能啟發想像力, 寶寶就會喜歡。
三、提供動感刺激
父母、保姆應該經常變換寶寶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勢鼓勵他活動軀幹、手臂和雙腿。 一個能控制自己頭部、頸部的寶寶總是喜歡翻來滾去或玩著自己的手臂、雙腿。
Advertisiment
四、開闊視野 不要總讓寶寶呆在搖籃裡, 不妨用寶寶輕便推車或背帶隨身帶著寶寶走動, 這能開闊他的視野, 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周圍的人們, 同時也促進其心智、生理、人際交往及感情等的發展。 等寶寶會爬時父母、保姆就要重新佈置房間以保證孩子的安全這使他能安全地探索周圍的一切。 在圍欄裡長大的寶寶就不會有機會發展他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適合3個月嬰兒的早教遊戲
1、變魔術。
目的:立即注視桌面的玩具, 觀察物體在變動。
前提:會選擇最喜歡的圖畫以後。
方法:抱寶寶坐在小桌旁邊, 一會兒放一個小紅球, 一會兒放一個小瓶子, 又換成一個小方盒, 看看孩子是否立即發覺桌上的東西變了, 看他對哪一個表現出熱情, 四肢擺動, 露出笑容, 最後大人把一個小圓蓋放在桌上一會兒, 再把他旋轉起來, 一面說“轉轉!”。 拿著孩子的小手在桌上劃圈, 待盒蓋倒下時拿孩子的小手將他按下說“停”。 這種不斷的變化, 加上動手參與使孩子感到新鮮和快樂。
2、哪裡響。
目的:引導寶寶聽聲轉頭、促進聽覺定向能力發展。
前提:頭能隨意轉動。
Advertisiment
方法:在室內不同的方向發出聲音, 如搖動嘩鈴棒、或在另一側用筷子敲碗、再在另一個方向搬動桌椅;然後母親從別的方向邊說話邊走近寶寶, 看看他的頭部是否隨發出聲音方向轉頭。 通過訓練的孩子可很快準確地將頭轉向聲源。
3、辨認父母。
目的:早日辨認父母, 促進社會性發展。
前提:母親親自照料寶寶, 否則就辨認照料人。
方法:母親短暫離開後突然出現在寶寶面前, 並對寶寶微笑、拍手, 或呼叫寶寶的姓名, 寶寶將會有歡笑、呼叫、揮手、蹬腿、扭身馬上投入母親懷中等反應。 如果母親不能親自照料, 寶寶也能辨認照料人, 但缺乏上述的熱情。 經常照料寶寶的父親也會得到孩子的歡迎, 常常同寶寶玩“舉高高”的爺爺, 或叔舅也會得到寶寶的辨認。
4、踢打吊環。
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肌肉發展,練習手和腳運動技巧。
前提:學會有意識摸床邊的布娃娃後。
方法:在寶寶床上用支架橫放在中間,吊著兩個玩具,旁邊各吊一個圓環,大人牽拉玩具放入寶寶手中,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寶寶的兩手各抓一個吊環,提起雙腳去踢玩具,玩具最好是能踢響的。這樣每次踢動發出響聲,寶寶非常喜歡。玩具前後晃動發出動人的聲音,引誘寶寶伸手再次想抓他或踢他。寶寶開始還不可能夠得著,多次練習之後,他能將吊球打響或將他踢響。吊著的玩具最好每5-7天更換1次,新鮮的東西能吸引寶寶去擊准他,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當他擊中或踢中時,大人要給以鼓勵:“寶寶真棒”!寶寶非常樂意玩這種遊戲。
5、歌唱。
目的:發出拉長的母音。
前提:能發出“啊”、“哦”等母音。
方法:當寶寶在嗷嗷自語地發出1-2個母音時,大人也模仿寶寶發出聲音,有意將聲音拉長,引導孩子模仿。當他試著發出拉長的母音時,大人用稱讚的神態撫摩他,擁抱他。他得到鼓勵就會再次拉長聲音發出母音,如同歌唱家在練聲一樣。家長可把近日寶寶發的聲音錄下來同前十幾天比較。
6、踏蹬。
目的:發展寶寶下肢活動。
前提:解開繈褓,讓寶寶穿連腳褲或襪子。
方法:在寶寶床尾擺放一個帶響的充氣玩具。大人握住寶的腿蹬到玩具上發出聲音,寶寶會自己嘗試,全身使勁弄出響聲。多次活動之後他就知道只要用腿來踏蹬就會弄出聲音,他會經常踏蹬弄出聲音逗大人笑。
7、搖呀搖。
目的:發展平衡能力。
前提:孩子無神經系統損傷。
方法:家長可把寶寶床腳墊高,讓寶寶仰臥或俯臥在床上,隨著年齡增長可讓寶寶坐或站在床上,然後輕輕地搖動。還可將寶寶床掛在門欄上做成秋千前後左右搖動。每天進行2-3次,讓孩子躺在搖籃中搖動,是發展平衡能力的很好的方法。有研究表明,自從搖籃消失後,孩子的平衡能力普遍下降,因此不要認為搖籃是古老的用品,並認為經常搖動孩子會養成不搖就哭的壞習慣,而放棄這種發展孩子平衡能力的好辦法。
8、看世界。
目的:看周圍事物,促進視聽能力發展。
前提:豎抱時頭能伸直不必扶托。
方法:家長抱起寶寶在室內及室外到處走走,遇到什麼,讓他看看,給他說說。寶寶會邊聽邊伸頭張望,四肢活動減少。他會對一些事物感興趣,盯著看個究竟,有時會伸手搖搖,用身體使勁不讓家長走開。經常抱到外面去的孩子,在大人抱起時會伸手指著門的方向,手舞足蹈表示要出去。大人指著花說“花,真漂亮”,或者看到汽車說“汽車,嘀嘀嘀”等。
4、踢打吊環。
目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促進肌肉發展,練習手和腳運動技巧。
前提:學會有意識摸床邊的布娃娃後。
方法:在寶寶床上用支架橫放在中間,吊著兩個玩具,旁邊各吊一個圓環,大人牽拉玩具放入寶寶手中,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寶寶的兩手各抓一個吊環,提起雙腳去踢玩具,玩具最好是能踢響的。這樣每次踢動發出響聲,寶寶非常喜歡。玩具前後晃動發出動人的聲音,引誘寶寶伸手再次想抓他或踢他。寶寶開始還不可能夠得著,多次練習之後,他能將吊球打響或將他踢響。吊著的玩具最好每5-7天更換1次,新鮮的東西能吸引寶寶去擊准他,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當他擊中或踢中時,大人要給以鼓勵:“寶寶真棒”!寶寶非常樂意玩這種遊戲。
5、歌唱。
目的:發出拉長的母音。
前提:能發出“啊”、“哦”等母音。
方法:當寶寶在嗷嗷自語地發出1-2個母音時,大人也模仿寶寶發出聲音,有意將聲音拉長,引導孩子模仿。當他試著發出拉長的母音時,大人用稱讚的神態撫摩他,擁抱他。他得到鼓勵就會再次拉長聲音發出母音,如同歌唱家在練聲一樣。家長可把近日寶寶發的聲音錄下來同前十幾天比較。
6、踏蹬。
目的:發展寶寶下肢活動。
前提:解開繈褓,讓寶寶穿連腳褲或襪子。
方法:在寶寶床尾擺放一個帶響的充氣玩具。大人握住寶的腿蹬到玩具上發出聲音,寶寶會自己嘗試,全身使勁弄出響聲。多次活動之後他就知道只要用腿來踏蹬就會弄出聲音,他會經常踏蹬弄出聲音逗大人笑。
7、搖呀搖。
目的:發展平衡能力。
前提:孩子無神經系統損傷。
方法:家長可把寶寶床腳墊高,讓寶寶仰臥或俯臥在床上,隨著年齡增長可讓寶寶坐或站在床上,然後輕輕地搖動。還可將寶寶床掛在門欄上做成秋千前後左右搖動。每天進行2-3次,讓孩子躺在搖籃中搖動,是發展平衡能力的很好的方法。有研究表明,自從搖籃消失後,孩子的平衡能力普遍下降,因此不要認為搖籃是古老的用品,並認為經常搖動孩子會養成不搖就哭的壞習慣,而放棄這種發展孩子平衡能力的好辦法。
8、看世界。
目的:看周圍事物,促進視聽能力發展。
前提:豎抱時頭能伸直不必扶托。
方法:家長抱起寶寶在室內及室外到處走走,遇到什麼,讓他看看,給他說說。寶寶會邊聽邊伸頭張望,四肢活動減少。他會對一些事物感興趣,盯著看個究竟,有時會伸手搖搖,用身體使勁不讓家長走開。經常抱到外面去的孩子,在大人抱起時會伸手指著門的方向,手舞足蹈表示要出去。大人指著花說“花,真漂亮”,或者看到汽車說“汽車,嘀嘀嘀”等。